王继伟:那年春节……
- 作者:王继伟 更新时间:2015-01-19 04:19:33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76次
又是岁末,又来年关,新春将至。不经意间,已过不惑之年,年龄越大越会时常忆起久远的往事,不是要记住童年的苦涩与辛酸,只为忘不掉儿时的天真和纯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那年,那节……,几乎就是一年中全部的生活意义。
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大集体的粮食总是不够吃的,靠挣工分吃饭,大人们不停地劳作,就是指望着一年到头能多挣点工分。工分多粮食就多,最好能年终分点钱。不管日子有多么艰难,那年,那节却是庄户人感谢生活的盛典,更是孩子们贪恋享受的时光。不管大人怎么想,过年在我们孩子们的心中就是幸福的天堂。有水饺吃,有新衣裳穿,还能跟着大人们走亲串门,有鞭炮、还有压岁钱……。幸福而欢快的时光,最能打动孩子的心。
过年的诱惑,温暖着年幼的心怀度过曾经跋涉艰难,历经困苦的岁月。
那年,那节……,几乎就是一年中全部的生活意义。
时近腊月,我就扳着手指掐算时间,看还有多少天过年。过年有许多的好处,首先是可以穿上一身新装,那时在农村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又穿,老二穿了,老幺再穿。出生在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由于物质的严重缺乏,加上兄弟姐妹多,一年到头,唯有过年才能穿上一身新衣。农村有一个习俗,新年新气象,再穷的家庭,即便大人没有新衣穿,在过年时,自己家的孩子都会从头到脚添置一新。尽管新鞋是不值钱的布鞋,新衣是毫不起眼的粗布,但穿在身上,也觉得风风光光,洋洋气气。
平日里,难得吃上几顿水饺,然而只要过年,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顿水饺。包水饺过年,包涵着来年更好的年景。这种信仰,几乎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一年又一年。在长久的岁月里,过年成为点亮生活的一盏心灯,照亮了一年三百六五天。过年吃饺子,的确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愿景。
放鞭炮也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过年事情了,过年家家户户放完鞭炮之后,我们就会出来在地上找那些没有爆炸的小鞭炮,收集起来自己放着玩,要是捡到大的没有爆炸二踢脚就更好了,剥开引信,再点火听响。我们也会把家里没有放完的鞭炮偷偷的拿点出来,把鞭炮全部拆散,一个一个地放着玩,插在墙缝里放,插在泥土里放,塞到瓶子里面放……只要能想得到的,我们都玩过。
那年那节……是一段向往美好的心路历程。
拜年更是春节的一大风俗。拜年一般是在大年初一早上,拜过先祖之后,顺序是爷爷奶奶,然后是父母、叔叔婶婶。无论给谁拜年,都会得到些压岁钱,多的三两块钱,少的也给个块儿八毛;家里拜完拜本家,然后是邻里互拜。乡村人热情,四季大门敞开,热情迎送,无论到哪家拜年,人家都热情迎送,麻叶任你吃,瓜子花生随你嗑。往往这一伙拜年的客人席不暇暖,那一拨人马又穿堂入室,于是,只好“前客让后客”,匆忙交换场地。拜年时,往往男人们一块,女人们一块,也有一家联翩而至。拜完年,人们就会找家住房宽敞的人家,打扑克或玩麻将,直到家人吆喝吃下顿饭方停止。我在家过春节时,喜欢加入拜年行列,因为每次拜年,我除能得到不少压岁钱外,还能品尝到各家各户的美味佳肴。我的小人书大部分都是用这些压岁钱买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非昔比,年景越来越好,年味却越来越淡。在缺衣少粮的岁月里,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的油灯下,吃着简单而粗糙的年夜饭,却是幸福的天堂。而如今,在衣食无忧的日子里,点燃浪漫的烛光,尽享丰盛的年夜大餐,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迷惘?其实……,快乐是简单的,我们都在尽享生活的甜蜜。说起过年应该是一种气氛,也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超脱自我、精神至上的感悟。
时不时地想起儿时过年,确实是一份美好的念想。那份期待,洋溢着岁月的温情,甚至是充满着追求美好、热爱生活的渴望。
那年,那节……,对我们来说,浸润在有指望、有盼头的日子里,便演绎成一种绝美的向往,不经意地烂漫着纯真的心怀。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