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云:报告文学的光芒
- 作者:王晓云 更新时间:2015-01-09 03:04:14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684次
20世纪90年代某个灿烂的春天,我站在中学母校的操场上,正是陕南的5月,从我的目光望出去,是草长莺飞明媚的春光,空气中也浮动着漫漫春天的气息。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在北京鲁院一个安静的小屋写这篇文章,我仿佛还看到那一年的春光,那柳絮沸沸扬扬,穿过那些年少迷惘的梦幻和理想……
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我们班有位同学,他非常爱好文学,与当时一个学院的文学社略有联系,于是把我们班几个同学的作品收集去,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印了出来。
后来,我刚刚毕业在陕西的一个小城工作,常因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作品而略有喜悦。2000年,因为工作调动遇挫,也因为文学,我来到上海一个时尚类的杂志工作。有一天走在大街上,只是向书报亭睃了一眼,就看到了一本文学杂志……我走到房间的阳台,城市的灯光如此璀璨,而我只是它一个匆匆的过客,只因心里充溢着激情和美好,那是我理应想要的表达。很快,我回到灯下,准备写一篇小说。三四年后,我相继有一些中短篇小说在《上海小说》《小说界》《钟山》《北京文学》《延河》《清明》等杂志发表。2003年,我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
2004年,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原因,我开始写报告文学了。那是一部反映上海浦东发展变化历程的书,对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毕竟知识有限,生活的面也很狭窄,而时间又很紧张,但是各种偶然的原因促成了我跟这本书的缘分,我责无旁贷。
整整半年多的采访,长达7个多月与世隔绝的写作,穿越博览丛书的历程,为了写作读阅大量的资料,每晚都是一两点钟才睡觉。夜晚,伸展着因趴得太久而有些疼痛的肩背,我站在阳台寂寞而满怀希望地望着远方,很劳累,但内心却很充实,站在夜色的栏杆旁,我觉得整个心灵在燃烧。
2005年,这本叫《读懂浦东》的书终于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4月,上海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中心还为我这位外地旅居上海的作家召开了一个新书发布会。
2006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此后相继创作了多本报告文学《重庆人在上海》《河流与山的秘密》等书籍,并有作品在《中国作家·纪实》发表。
常常回想写作报告文学的那些过程,我想起写作《读懂浦东》的感受:“它记录了生命流往过程中那些最绚烂的喜悦、奋进、徘徊和坚持。在可以望见的夜晚的天空里,他们像星星一样闪烁着灵魂的光芒。在采访的过程中,那么多次的泪盈满眶,有时候是被感动,有时候是被震惊,创造性的生活从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纯,他们活色生香,坚韧而又卓越。面对着优秀的人,每个人的心灵也会受到洗礼……”
也想起写作《重庆人在上海》的感受:“这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而非仅只是反映一些人在另一些城市的生活/从宏观到精微/从过往到未来/再现了城市/和一些人生活和奋斗的历史……”重庆和上海的参照,就是两个重要城市的时空对话,而那些人的经历,无不可以放进“改革开放30年人群流动的民间调查”。
2008年,我回到了安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那些葱郁的青山和温柔的河水哺育了我,它们有着与沈从文家乡《边城》近似的时空质地。在这里,我再次接到了写作报告文学的任务,写一本跟随全国第三次文物调查一起行动的田野文物考察报告文学。
那些旖旎的青山与碧水是那样映入我的眼睛,不懂不爱,懂了就爱。每个人对家乡的感情,大抵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本来,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对家乡是没有太多概念的。而自以为对它的了解,因为没有调查研究,大概也会有误解的地方。
生命有如一只船,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船两边的风景,假如我们更愿意往深往远处看,是可以看到那些两岸树的倒影,听到树下蝴蝶和秋虫的呢喃;也可以看到远方天空的雁阵,开阔地的庄稼,以及那些隐在田野后的村庄与城市。
报告文学有这样的光芒,它就像我们曾经的写作,记录下那些时代下的美丽中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