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周星:文艺批评的价值与坚守
    周星:文艺批评的价值与坚守
    • 作者:周星 更新时间:2014-10-21 02:25:57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689



      批评话题由来


      批评而能有会聚的机会,显然是提醒自己,批评是一种学问也还是一种职责,批评家意识的强化不亚于理论家的重要性,或者说批评家就是兼具理论家的责任和应得的荣誉。我想从前一段大学生看话剧经典《雷雨》笑场,和南方的三坊七巷以闽剧穿比基尼来吸引青年受众说起,以此来看待批评家应当具有怎样的观察眼光,和对于社会文化的态度。近期关于《雷雨》演出笑场的议论,引发人们的不同读解,似乎站在传统和现代相反的认知,都有其自身逻辑道理。经典话剧人不解当下大学生不能沉下心来理解剧作的深刻悲剧,辩护者则认为时过境迁,舞台上如果没有现代意识岂能要求大众接受?但在我却想得更多。比如,一定有一个时代观赏的转变问题,能够超越时代的不变经典,也未必强求后来者一成不变的沿袭接受,而况新的网络时代观众的认知绝对大大异同于以往,他们的话语系统和思维模式将是别样的,犹如以往欣赏经典是一种自身素养,现代人的笑声也一样是这一代人的自然发笑,愤怒的指责不无道理但笑场的自然却出自于时代的语境变迁。至于演出是不是与时俱进则遭遇难题,我们看到西方世界强调严格遵守古法演出,考验的是人的素养养成,但其实1917年杜尚的市场购买小便池就改变了美术上的经典,也似乎说明与时俱进艺术和经典艺术之间没有截然的鸿沟。而最为关键的还是受众的变化。经典的素养取决于世代承传的积淀,贵族气息的养成遭遇到现代人文化膜拜的改变。既没有小时候的经典阅读,也不需要文化修炼的培育,自小就是网络所带来的另外一套系统的语言熏染,诸如“小鲜肉”、“长腿欧巴”、“淫才”这样娱乐文化的表达,让他们如何静心体悟经典的深层含义?
      无论如何,批评家需要具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思考。至于为了吸引年轻人而让传统戏曲穿比基尼的举措,似乎出发点合理,且不说方式上显然属于剑走偏锋,而目的是取悦大众,就实质而言,显然无助于戏曲普及,增添的是坏毛病而更为远离戏曲含蓄体味的精神。实际上,这还是一种投机取巧和行为乖张的表现。文艺批评需要敏锐抓取关乎文艺走向的敏感问题给予分析批评。
      所以,我以为的文艺批评是一种针对文艺现象,特别是鲜活的当下文艺形象表现对象的具有理性和激情交融的评判。不同于文艺理论的学理逻辑表述需要严整而理论概念和层阶性,文艺批评是深藏理论、关注现实、大小现象都可以击其要害而强化批评,所以它天然具有文化议论的雅致气息,品位气度的高低俯仰皆成文章。高——批评可以让文人细心琢磨,低——评判可以让大众惊讶兴奋。于是批评家的犀利敏锐和理性逻辑,与针对性现象的独特个性认知合体,构成批评成为一种文化阅读对象的本源,而批评文体的独立价值又兼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和形象思维的情感鲜活个性。文艺批评的不断切中时代文化时弊和得失的感知,又构成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每一次引起社会关注的多半和文艺批评相关。而文艺理论观念的传扬和渗透,文艺批评功不可没。

      批评的当代性意义


      文艺批评绝对是时代文艺现象的放大镜和聚光灯,其警示和影响更为重要。于是,文艺批评不能忽略现实现象也不能固守以往,应当随着时代文艺现象和潮流的变化而不懈追踪。以往人们常说的是时代文艺尖兵和护卫者即是也。是不是敏锐,有没有嗅觉,能不能看到文艺现象呈现的时代风云,以及是否具备理论素养等等,都是考验文艺批评者的要素。时代的文艺现象变幻莫测,但根源于时代风潮和社会人心波动是必然的。而如今——大众观众转向娱乐,批评如何介入是一个问题。市场取舍对于艺术行业的影响,产业态势和艺术表演的关系,创作改编之间的得失等等,都需要批评的关注介入。
      不言而喻,文艺批评创新是与认知文艺批评状态相联系的。文艺批评遭遇到境遇变化、对象变化、受众变化和批评话语变化的现实,而根本是文艺批评的性质有没有变化。
      然而,文艺批评是一个时代文艺巨变似乎更为必要却实际有些无能为力的对象。电影的“小时代”弊端正在艺术和文艺界沸沸扬扬地争论不休,清华大学教授的急眼批评让人们大跌眼镜,原来文艺批评也未必不是情感用事。
      如何看待解释?似乎没有人愿意来义正词严的对应,其实义正词严缺少了可以针对的环境。标准是什么?权威有吗?关键的是凭什么来判别和判别信服度在哪里?
      于是需要提到当下文艺批评的境遇。文艺的范畴是不是有了变化值得思考。对电影《归来》议论批评的相当多的文艺批评家,因为来自于小说而呈现在电影,受众众多的大众议论势不可挡,批评不只是在传统纸质媒介中,而是从广播电视到网络留言、微信朋友圈等等。拿着一种媒介的要求去度量另外的媒介文艺作品的合理性需要辨析。这里,创作的跨媒介和融媒体传播批评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融媒体的传播,祛魅的时代走向,文艺创作的标准等等都有待厘清。
      随着时代变化,我以为文艺批评需要把持面对与超越,变通与坚守,大时代精神与小时代观照的结合。从观念上看,面对现实巨变的眼光,不能顽守一成不变的既有规则意识,需要有把握大时代前行的精神,才能具有文艺批评的本质特征和现实性,是踏实指向的而非海阔天空的玄想,让文艺批评脚踏在文艺现象的丰盛土地上。但同时,文艺批评要有“超越”世俗的精神,显示睿智的思想观照,要有“坚守”人文精神的高端性,为自身生存也为文化必须把持的理念而高昂头颅,要有切近小民的小时代情怀与善意理解的自然情性,不为了显示高雅而与大众认知格格不入。
      文艺批评既要独守自身的根基,为文艺的精神葆有而坚守,但也必须警惕自身孤高自傲,批评必须独特但不能狭隘,建立在建设性基础上的批评独特才有厚重感和动人性,哪怕落魄孤独未必不是一种风景。最近看到报载基于谷歌搜索软件,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出镜率最高的地方,这提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在移动媒体时代和大数据基础上的文艺批评更应该具有新的眼光。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