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灵魂自由的树
——访《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作者、翻译家林少华教授
近20年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两代中国读者的阅读取向、审美感受和心灵品位。日前,中国翻译村上作品第一人林少华出版了《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首次最细致、最深刻地揭秘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为此,记者专访了林少华教授。
为了灵魂的自由和尊严
记者:自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您已携手村上作品走过了20个春秋,翻译村上作品累计38部,其作品一以贯之的主线是什么?
林少华: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始终不懈的追求主题。几年前,我同村上见面时他对我说过一番话:“我已经写了20多年了。写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想使自己变得自由的念头。……即使身体自由不了,也想让灵魂获得自由——这是贯穿我整个写作过程的念头,我想读的人大概也会怀有同样的心情。”
不是吗,无论《挪威的森林》,还是《奇鸟行状录》抑或《海边的卡夫卡》甚至《东京奇谭集》中的某一个短篇,读罢掩卷,都能让人“三天五天缓不过劲来”(田壮壮影评语)。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其中有什么触动了、摇撼了以至劫掠了我们的灵魂——或让我们的灵魂瞬间出窍,或让我们的灵魂破壳逃生,而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仿佛同宇宙中某个神秘信息发生倏然沟通的快慰,从而让我们的灵魂获得自由。
如果将村上30年创作旅程一分为二,那么前15年他主要通过个体心灵本身的诗意操作获取灵魂的自由;后15年则意在同体制之间的冲突中争取个体灵魂的自由,前者是“小资”,后者是斗士。二者都是村上,都是为了“灵魂的自由”。
记者: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都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作家,他们在创作上有何异同?
林少华:川端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小说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而对日本人心灵的表现川端大多是通过基于东方美学的“日本美”来表达日本人的“心灵美”。因此,他的小说中充满了典型的日本符号,如富士山、樱花、艺妓、和服等等。也就是说,川端有意提取和突出“日本性”。而村上则相反,他成长的欧美文化背景,使得他的整个知识结构、思维框架是西方式的,世界性的,因而,其作品往往排斥“日本美”、“日本性”。但在“感受性”这点上又有和川端以至和日本传统文化相通之处,也很“卓越”。
村上春树和《挪威的森林》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记者:20年来,村上的作品仅有数可查的正版便刊行了400多万册,这在包括外国文学作品在内的图书平均印数不足1万册的我国出版界堪称传奇性印数。在您看来,村上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林少华:20年来,始终有一个念头萦绕在我的脑际:村上文学中究竟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中国读者?依村上本人的说法,他的小说所以受欢迎,一是因为故事有趣,二是因为文体别致。这是当然的,媚俗邀宠的无聊故事和捉襟见肘的蹩脚文体,中国读者当然读不下去。但不仅仅如此。那么打动我们的是什么?是灵魂!在2008年5月至6月,日本筑波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王海蓝以中国内地11座城市的22所大学3000名学生为对象,调查他们对村上作品的阅读情况。结果显示,选择“揭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年轻人的心理变化,容易与作品产生共鸣”这一选项的达到63%。村上作品之所以引起读者共鸣,就在于它所传达的现代都市中人的虚无性、疏离性、孤独感和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它所发掘的尊严、良知、爱心等跨越时代、跨越民族和国家的“人类性”。这点既是吸引日本年轻人的心灵“疗愈”元素,又是为中国读者所共有的主要因子。就这点而言,村上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读者所接受,以致村上春树和他的《挪威的森林》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小资”的代名词。
“永远的男孩”
记者:村上春树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但他处世低调,有关他的报道少之又少,村上春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林少华:很多人都以为我跟村上春树熟识,其实我跟他只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是2003年,第二次是2008年。初次见面是在冬天,可他却像在过夏天:灰白色牛仔裤,三色花格衬衫,里面一件黑色T恤,挽着袖口,露出的胳膊肌肉隆起,手相当粗硕。头上是小男孩发型,再加上偏矮的中等个头,的确一副“永远的男孩”形象,就连表情也带有几分小男孩见生人时的拘谨和羞涩。他在赠给我的《海边的卡夫卡》上盖了两个章,一个是趴在草地上的小兔,一个是一对红蜻蜓,即使这些细小的地方也可看出他不失童心和童趣。
交谈中,村上不大迎面注视对方,眼睛更多时候向下看着桌面。声音不高,有节奏感,语调和用词都有些像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给人的感觉,较之谦虚和随和,更近乎本分和自然。我想他大约是属于他所说的那种“心不化妆”的人。
记者:20年来,您专注于村上春树一个作家,成为世界上单独翻译村上作品最多的译者,这良缘是如何结下的?
林少华:1988年,我作为一名中日古典诗歌比较方向的研究生,在日本留学。而此前一年,《挪威的森林》由讲谈社印行,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小说。有一天,在一家书店的醒目位置上,我看到了《挪威的森林》,翻了一下,对这本通俗小说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兴趣。回国之后,漓江出版社正打算出版这部小说。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德纯向出版社推荐了我,说我“唯美”的笔调与《挪威的森林》风格吻合。我这才真正注意起这个在日本红极一时的名字:村上春树,第一次静下心来,阅读完这部小说,并被它的唯美情调所吸引。从此,浸淫在村上的文字中,不觉已20余年。
记者:北师大博士生导师王向远教授在其专著《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史》中有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现在,您推出专著《为了灵魂的自由》,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村上式的林少华。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是我以随笔式文体传达学术性思维的一个尝试。不过作为对村上作品的解读,并不是由这里开始的,从20年前翻译时即开始利用译序或短评等形式解读,但没有这次这么系统和集中。这次所以要出这样一本书,也是因为2009是个特殊年份。1979—2009,村上写了30年;1989—2009,我译了20年;1999—2009,村上在中国走红10年。我很早就想这样做一点像样的事,于是有了《为了灵魂的自由》,以此对我自己和无数热情的读者做个交代。
我以为,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验证以至构筑某种文学批评理论,而在于通过文本解读或赏析促成一种深度认知和审美体验。而且事关村上批评,因而,在此书中我不想采用条分缕析严肃刻板的学术文体和范式,而以整体审美感悟和意蕴文采见长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笔法代之。
记者:最近将问世的译著还有什么?
林少华:村上春树的两本旅游随笔集《边境、近境》、《远方的鼓声》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文笔或诙谐灵动或沉郁悲凉或娓娓道来,充满“新鲜的感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