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刘安海:关于文学概念的一点质疑
    刘安海:关于文学概念的一点质疑
    • 作者:刘安海 更新时间:2014-10-13 03:09:3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465

      先看到一本《生态文学》的教科书,主编在“后记”里说:“凡是关注生态,对原初自然生态的仁慈与美好有体认,对人类制造的生态危机有警觉,对正确的生态理念有阐发,对生态珍惜有渴望,对生态教育有努力,对生态保护有行动的所有文字的、图像的、声音的文本都是生态文学文本。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态报告文学、散文、小说、诗歌、影视作品等文本,也包括不能被纳入传统文学范畴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水文讯息、档案资料、工作总结等文本。”整本教材正是依照这样的文学概念编写的。接着今年8月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看到一篇《人民币图像数字叙事的生态表现》的论文,并被安排作了大会发言。暂且不论人民币图像上到底有多少关于生态叙事的表现,即使有又与文学有多少关系呢?在我看来应该没有多少关系了,但作者竟将这样的论文提交给关于生态文学的学术研讨会,而且学术研讨会主持者还安排了发言。由此可见,他们所持的文学概念和上述《生态文学》的文学概念是一致的。

      什么是文学?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会遭到一些人的讥笑或讽刺,可是,我觉得这样一个属于文学ABC的问题关系到文学的本体、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学的审美特征等一系列问题,关系到今后的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具体操作以及发展走向等问题,所以觉得有提出来加以一议的必要。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是逐步形成的,对于这一点中外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都有共识。英国的特雷·伊格尔顿对英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成型作了简单的梳理。他指出,18世纪,英国文学概念表示社会上有价值的写作的总和,所谓有价值的写作包括哲学、历史、杂文、书信以及诗歌等等。在那个时代是否能称为文学完全取决于思想意识方面,只有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的价值准则和口味的写作方可称为文学,“而街头小调、通俗传奇乃至戏剧,则没有资格称为文学”,“小说这种形式是否可以算是文学,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时的文学包括一整套意识形态方面的事物:杂志、咖啡馆、社会和美学方面的论述、宗教说教、经典著作的翻译、指导礼仪和道德的小册子等等。英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学19世纪以后才逐渐流行,最初的变化是文学的范畴逐渐缩小,所谓文学仅仅限于“创造性的”和“想象性的”作品。我国著名学者郭绍虞梳理了中国文学概念演变的情形。他说:“周秦时期的所谓‘文学’,是最广义的文学观念……当时所谓‘文学’,是和学术分不开的,文即是学,学离不开文,所以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意义。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文学’和‘文章’也分开来讲了。他们把词章一类的作品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之为‘学’或‘文学’。……进到魏晋南北朝,于是对‘文学’认识得更清楚,看作学术中间的一种,遂有所谓‘经学’、‘史学’、‘玄学’、‘文学’的名称。这时‘文学’一名之含义,始与现代人所用的一样,这是一种进步。不但如此,他们再于‘文学’中间,有‘文’与‘笔’之分。‘文’是美感的文学,‘笔’是应用的文学;‘文’是情感的文学,‘笔’是理智的文学;那么‘文’、‘笔’之分也就和近人所说的纯文学、杂文学有些类似了。”从他们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文学概念是由最初的无所不包的泛指到最后的“创造性的”和“想象性的”、富于“美感”的“情感”的特指,与最初的情形相比,其所指的范畴“逐渐缩小”。

      虽然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屡屡出现诸如新新闻小说、纪实文学以及泛文学、杂文学、大文学等概念,但都只不过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小插曲而已,从来就没有形成气候,也从未影响文学向前发展的总的趋势。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问题是在文学概念已经为大家所共识、所熟悉、所掌握的今天,为什么要人为地提出并运用与通常的文学概念相左的概念呢?为什么一定要倒退一步甚至几步呢?难道不提出不运用这样的概念就不能讨论生态文学吗?就是保守、就是固步自封、就是不创新、就是不与时俱进吗?

      试想,如果我们都同意并运用上述概念,或者有相当一部分论者同意并运用上述概念,那么,今后的文学领域该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文学理论学科该怎么界定和确立?文学创作该如何进行?文学史该怎样编写?文学研究该怎么样着手?以生态文学为例,假若你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影视剧本写生态文学,我用消息、新闻、专题报道写生态文学,他用小结、总结、心得、体会写生态文学,在你我他之外还有人用社论、广告、标语口号、微博、微信、路牌、指示牌或者其他什么形式写生态文学;你分析人民币图像上的生态叙事,我分析公交卡、银行卡、购物卡、优惠卡、贵宾卡上的生态叙事,他分析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通行证、驾驶证、房产证、教师资格证、复员军人证、退休证、老年证、护照上的生态叙事(所有这些所谓的生态叙事与文学又有多少关系呢?)……到头来生态文学岂不是一片乱象吗?如果生态文学之外的其他所有文学都如法炮制,文学界岂不也是一片乱象吗?

      学术研究、理论探讨,首先要把概念弄清楚,定准确,不然要么是自说自话,要么是各说各的,难以展开学术对话和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对所研究的论题要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历史和现状,不能像某些家庭主妇那样,到了冬天把压在箱底多年的陈旧的棉衣拿出来晒一晒或者翻新翻新就可以穿在身上过冬御寒了,换汤不换药不行。同时,学术界应该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即一旦出现某些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苗头,就应该及时地展开讨论,不要使那些可能产生误导、造成混乱、混淆视听的见解蔓延开去。它们一旦蔓延开去,到时候再来纠偏或改正就比较困难,学术研究也要走不少的弯路。这样的教训在很多方面很多领域都出现过,我们应该记取已有的教训。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