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新诗 >> 范咏戈:独特视角还原伟人形象
    范咏戈:独特视角还原伟人形象
    • 作者:范咏戈 更新时间:2010-03-19 03:19:06 来源:东方文学图书出版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372
    [导读]——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观感

     

      一代伟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较长时间里,人们谈论这位伟人时,很自然地为他的宏伟事业所吸引。有关毛泽东的文艺作品,在塑造这位领袖的艺术形象时,也多是力展他创立新中国的伟业。为使这位伟人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也曾尝试通过细节、小事加以表现。尤其在毛泽东逝世后的30多年里,文艺作品中毛泽东的形象走着一个不断立体和真实的过程。而《毛泽东遗物的故事》正是这一进程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部作品。它发挥文献纪录片具有的直接可信性优势,以崭新的视角,带有揭秘性的珍贵历史资料,以及对当事人的成功采访,使该片的视觉元素臻于完美。它撷取的毛泽东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那些用品成为会言说的“叙述者”,还原给观众一个真性情的毛泽东,把伟人的荧屏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毛泽东遗物的故事》所采取的编年方式,并没有表现一般人所熟悉的秋收起义、井冈山、长征、陕北窑洞、重庆谈判、指挥三大战役、成立新中国等大的历史事件,却从诞生在风雨如晦旧中国的韶山“三伢子”毛泽东未按父亲的“算盘”意志安排命运始,直至读书临终。主创者用“算盘”、 “唱片”、 “给父母上坟”、 “收藏毛岸英遗物”、“旧皮箱”“大口罩”、“单腿眼镜”、“游泳”、 “书”、“沙发”、 “为身边工作人员谈恋爱写诗”等等完成对毛泽东伟大而平凡一生的勾勒。通过精心选取普通观众更容易接近的毛泽东在日常待人处事、饮食起居中的手泽之遗,达到让观众触摸到领袖的另一面真实并为之感动。

      《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虽属“散点透视”,但表现毛泽东的精神却相当集中。我以为主要集中在志、情、才三个方面。

      一曰志。保存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里的那只算盘,是毛泽东父亲使用过的。这位父亲对他的 “三伢子”的期待,是供他读书后能用这算盘算好毛家的账,然而毛泽东去算的不是毛家的账,而是拯救中国的这本大“账”。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作为长子的毛泽东把小家彻底“败”掉了,不仅放弃了父母辛苦挣来的田产,而且带领三个弟弟妹妹参加了革命,直至牺牲了他们的生命。“算盘”最普通不过,但观众却感受到了微言大义。毛泽东生前最后坐过的那只沙发也同样“会说话”。毛泽东在这只沙发上与尼克松实现了历史性会见。沙发见证了这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对中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毛泽东临终前一天的护理记录记载:1976年9月8日毛泽东从昏迷之中醒来就要看文件,这一天竟然看文件达11次之多,时间长达2小时50分!就在停止呼吸前8小时还向身边人员询问日本即将执政的三木武夫的情况,还在操心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中国发展!

      二曰情。纪录片展示出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中保存的毛泽东与杨开慧惟一的信物——一只旧皮箱。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发动秋收起义时,杨开慧用这只旧皮箱为他准备行装。毛泽东一直将它带在身边,直到解放后交给他的堂弟。而在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套毛岸英穿过的衣服,毛泽东将爱子的遗物默默保存了20多年。这些更让人体会到“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曾说过:“天下事尽有小作为比大作为更烦难的。”小事往往更能展现一位真性情的伟人内心。纪录片更用大量珍贵资料表现了毛泽东的人民情。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喜欢到群众中去却往往不能够。那只毛泽东不得不戴却又十分讨厌、经常“违反”规定不戴的大口罩,和他在群众中最灿烂的笑容,有力地表现了这位人民领袖的本色。

      三曰才。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哲学家。同尼克松见面时的第一句话:“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介石可不赞成这样啊”,轻松幽默间点中的却是中美关系障碍的要害:台湾问题。由此解开了中美关系的“死结”。身边工作人员谈恋爱出现了误会,他顺手题赠《诗经》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令人感动的是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从外出巡视随行的三十大箱书可见一斑;特别在他患白内障600多天不能看书时,这位刚强一世的80岁的老人哭了,没有比不让他看书更痛苦的事了。“单腿眼镜”极具感染力。晚年的毛泽东多是在床上办公看书,因而有了很奇怪的两副“单腿眼镜”:一副仅有左腿,供向右侧卧时用;一副仅有右腿,供向左侧卧时用。左图右史的大床,虽然室迩人远,却具有睹物思人的力量,这样的遗物主人形象令人在唏嘘中景仰。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