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树声:“煎饼戏”
- 作者:宋树声 更新时间:2014-07-14 05:05:34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91次
过去,偏僻山村里,有一种唱小戏的,叫“煎饼戏”。唱戏的是一家人,来到村里找个墙根,安个窄凳,就打开场子唱起来。看戏的人带上个煎饼,或者有人先凑起部分煎饼来,一块交给他们,然后情管等着看戏。这“煎饼戏”的名字是群众给起的,他们自己说是“要饭的行当”,觉得用这个办法比上门张口要饭强得多:一是少跑腿;二是不挨狗咬;三是多少总有些保证,不会落空。但是,一般要饭的却没这个本事,所以说不是“祖传”,也是通过亲戚或熟人专门学的。当然还得有条件,那就是这一家必需有三到五口人,抛头露面不怕羞。说是为了这张嘴,实际也是客观存在,任何时候总有由于各种原因而要饭的,现在不是也还有乞丐吗?
这种演唱“煎饼戏”叫做“戏”有点勉强,实际和说书的带表演差不多。要说有区别,那就是出场的不只一个人,是两个最多三个人,戏种接近“拉魂腔”;道具更简单,一条窄凳,既作为戏台的间隔物,又是戏中人的坐具,可能有两套古式男女服装和头冠,但都已破烂不堪,乐器只有一把二胡和一面铜锣,谁下来场就由谁拉和敲,说明都是“多面手”;再就是几件破扇子和木头刀、枪头子一类的东西了。可想这样简陋的条件能唱什么戏?还不就是等于胡乱表演着讲个故事吗?据说他们的老师就是这么教的,不仅有的背离了原故事甚远,而且给简化得只沾有那么一点点意思了,却又加上了一些酸溜溜的情节和唱句、唱腔,用来吸引人。而他们唱的戏,听说还都是一些正式戏班唱的名戏。
我在莒县某基层单位工作时,曾有幸在一个村子里看到过这种戏,很有印象,故至今不忘。那天下午,我们步行经过这个村,看来干农活的人已收工,在村里的一个小空场上,旁边一辆小木车,上面放着一些衣物、小铁锅什么的,中间围了许多大人小孩在看演出,好像已演完一出了。我们一去,村上的几个人便拉着我们说:“哎,正好,您快给点出戏,俺不会点。”说着,那个还穿着“戏装”的约四五十岁的男人,凑着笑,拿来一个用红纸壳叠起来的折子,掀开递到了我们手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串戏名,有什么《西厢记》、《乌龙院》、《苏三起解》及《梁山伯与祝九红》等等,因为我们都是青年也不懂,看到有《 断桥会》,知道是青蛇白蛇和许仙的故事,就点了这出戏。
是闺女和她妈分别扮演的白娘子和许仙,小儿子扮演的小青,大男人又拉二胡又敲锣,虽然形象、服装都很差,只不过腮上染了些红胭脂,没有伞是用扇子代替的,但还是把故事情节表达出来了。尤其是送伞时,在小青的逗引撮合下,白娘子抱着许仙,许仙伸出舌头要去舔她的脸,两手在她身上乱摸索,“道白”说得也泼辣,白娘子嬉笑着脸又唱又说:“到天黑小奴家就脱了裤子和你睡......”全场人又是哄笑又是喊,这也可能就是村上人看戏要达到的目的。这《断桥会》演到这里也就算演完了,总共不到半个小时。
我们知道,要我们点戏,就得多少拿出点钱来。还没掏钱时,村里那几个大男人说:“不,要打彩!”接着和我们说了怎么打彩的事,看来大家都熟悉。由白娘子不卸装,头上蒙块红头巾,跪在场子中间,其父在旁掌着锣,围看的人用五分的或小毛票,包上小石子或小土块,扔过去朝白娘子的头打去,打一次,白娘子磕一个头,旁边敲几声锣,看的人也跟着哄笑。他们说这是过去用铜钱时兴起来的,打得越多,“戏子”们越高兴,有时头都被打破了,也不是每次都能捞着打彩,像这次你们来才商定的。我们拿出了几张毛票,一次一张包上块土块,也扔过去,打在了白娘子的身上,虽觉得新鲜有意思,可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结束后,他们将地上的钱拾起来,一再鞠躬致谢,这次能收好几元钱,煎饼照收,自然算是好运。后来听说这种戏,也演过打鬼子的内容,但因“有损我军形象”不准演,可能陆续被淘汰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