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故乡的布谷鸟(外一篇)
- 作者:张礼 更新时间:2014-06-04 02:00:5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13次
有一种鸟,对村庄怀有深深的眷恋,它总是在村庄刚刚醒来的时候,把村民从睡梦中唤醒,它的名字叫布谷。在乡村,这种鸟是常见的,它隐在季节的深处,与村庄朝夕相处。有时在城郊,我们也偶尔能听到布谷布谷的鸟鸣。
布谷,又名大杜鹃、杜宇、子规。体长约16厘米,上体纯暗灰色,尾黑、眼黄、脚黄、嘴黑,常栖居于开阔林地,嗜吃毛虫。这种鸟儿害羞、胆小,对人持有高度的警觉。在故乡,我常会听到布谷鸟再熟悉不过的鸣叫声。而到了城市后,很久我都没听过这季节精灵的啼鸣,我似乎忘掉了布谷鸟的存在。
布谷鸟一年四季都会不停地展开歌喉,在森林里自由歌唱,村民们也早已习惯了在布谷鸟的歌唱声里春种秋收。布谷鸟是依附于村庄的,它属于村庄和田野,村庄是它的生命的摇篮,离开村庄它就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就像出生在村庄的人们,虽然已经居住在喧闹的都市,离开村庄,有时心里总会空落落的。在乡村,布谷鸟是绝对受到优待、惹人怜爱的鸟类。
布谷鸟拥有完美的线型、质朴的颜色、尖利的嘴喙、还有修长的尾巴匀称的身段,可谓是鸟之精灵。布谷鸟还很有意思,大多数的布谷鸟会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的鸟巢里,而且一般会比别的幼鸟早出生,只要一出生布谷鸟的幼鸟就把其它的鸟蛋推出鸟巢,并发出凄厉的叫声要吃的。
布谷鸟的体型比一般的小鸟要大得多,可是它产的蛋却很小,再加布谷蛋与巢主鸟的蛋在形状,色彩等方面又有惊人的相似,所以就可以鱼目混珠,布谷鸟蛋虽然小,发育却很快,往往会比巢主鸟的蛋早孵化或者同时孵化出来。布谷鸟一出世就忙着当搬运工,小布谷在其孵化出来的几小时以后,就产生了要把巢中所有东西甩掉的欲望。它会趁义母出去寻找食物时候,把其它小雏鸟翻出巢外去,当义母回来,看见巢中只剩下唯一的幼雏,还会把这个凶手当宠儿来疼爱,更加精心地哺育小布谷。
小布谷羽毛丰满后,它就会与养父母不辞而别,远走高飞了。布谷鸟虽然育雏习性不好,但它是嗜食松树大敌松毛虫的鸟类。松毛虫是许多鸟类不喜欢吃的害虫,而布谷鸟却视其为美味。
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就是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四声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往往人们误以为四声杜鹃的啼鸣让其满嘴流血。四声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有诗云:“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全唐诗》 卷759页成彦雄《杜鹃花》)。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
关于杜鹃(布谷鸟),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为其赋诗作文。有这样一个古代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即是布谷鸟。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诗人们常常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以杜鹃鸟的哀鸣,寄托了幽深的乡思,表达哀怨、凄凉的思归情思。
布谷鸟是鸟类中的吉普赛人,职业就是四处流浪与歌唱,它不筑巢,不亲自养雏,心计颇深,拿手的把戏是将蛋混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当寄子,让别的鸟去尽抚育之责。
每到春天,布谷鸟开始歌唱的时候,农夫就会早早地把土地深翻一遍,然后备足玉米种子,接着就把种子播进地里。一场春雨过后,田野里便不断冒出许多嫩芽,这时玉米开始生长了。早期的玉米苗生长得很快,只要阳光和雨水充足,它每天都会拼命地生长。随着玉米苗的不断成长,地里的小草也开始与玉米苗一起旺长。这时候,农夫便会拿起锄头,一遍又一遍地为玉米苗锄草,松土,短短的时间内,玉米苗便齐刷刷地长起来了。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包围在万绿丛中。乡村的风轻轻地吹过静静的玉米地时,漫山遍野的玉米苗都在风舞蹈。玉米的生长连着村庄的梦想,连着庄稼人的憧憬。我的父老乡亲总是把最肥沃的土地种上玉米,然后精心呵护着,施肥、锄草、喷洒农药,就像伺候自己心爱的孩子一样。
在城市,我大概早已忘掉了布谷鸟的存在,而回到故乡,布谷鸟那布谷布谷的悠扬的啼鸣,又会执着地唤醒我心底那一缕记忆,将我带进童年的岁月。
在故乡,我喜欢在村庄里静静地聆听布谷鸟的叫声,只有它们才有耐心坚守在日渐空落的村庄,因为乡村是它们的希望,是它们安居乐业的住所。我常常想,我又何尝不是一只飞离村庄的布谷鸟,只要村庄还在,我的心也就不会泯灭。
都市与田园
我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往往心里却向往着田园般自由自在的生活,财富的积累并不能填满我们向往大自然的那份原始心态。偶尔在城郊,远远地听到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声,我就会想起那些守护在大地上的村庄。我虽然没有见到布谷鸟那悠长的身影,但那一声声圆润的鸣唱,尤如来一股山泉般甘甜的美酒,会让我如痴如醉。
每到夏秋来临,在乡间,你可以看见田野里到处搭满了简陋的瓜棚,这些瓜棚是村民们临时居住的地方,从瓜秧开始到结果,他们就守候在瓜棚里,在瓜棚里吃住,精心呵护着正在生长的瓜秧,每天忙着为它们打杈、压藤,拔草、施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一个季节的希望。走在村庄的边缘,远远望去,那些散落在田野里的瓜棚像乡村一道别致的风景,给人一种古朴与恬静的感觉。
乡村的夜晚是宁静的,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喜欢三三两两地聚集在瓜棚里吹牛聊天,田野里虫鸣四起,偶尔有夜鸟发出几声怪叫,青蛙在田野边的小溪里呱呱地叫着,瓜棚的外面流萤到处飞舞,天上的星星眨着疲惫的眼睛,明媚的月光照在低矮的瓜棚上,照在村民们黝黑的脸上,一群赤裸着上身的汉子,嘴里叼着劣质香烟,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芭蕉扇,他们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然后就天南海北地胡侃起来。
村民们习惯了这样的夜晚,习惯了瓜棚的夜生活,他们把瓜棚当做村庄的娱乐场所,有事没事总是往瓜棚里聚拢,夏夜的瓜棚聚满了村民们简单朴素的快乐。
群楼高耸,烟囱林立,公路铁路纵横,马路胡同交错。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一大片向天空疯长的茂密森林。街道上, 高压线电话线萦绕,斑马线警戒线纠结,高架桥像飞旋的彩虹,宣传画广告牌铺天盖地,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一张张密不透风的蛛网。
每当夜幕降临的夜晚,我俯在阳台上,看着一盏盏灯光逐渐点亮了都市成千上万个窗户,我便感到,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巨大闪光的蜂巢,我们便是其中成千上万只城市蜜蜂中的一员。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一条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走在都市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汽笛声马达声轰鸣,遮阳伞五彩缤纷,
我喜欢在城市里倘佯,城市如海洋,而人就是一条条的鱼,在里面自由地游荡。城市的喧扰和纷乱让我遗忘了月亮和星星的影子。其实,很少有大城市可以了望到璀璨的星空了,我们抬头看天空,只见到这个城市灰蒙蒙的寂寞,城市的高楼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到的星空,是夜晚街道上霓虹的闪烁。
在城市马路间穿行,我们往往只顾及了城市的霓虹与迷茫的人群,我们只看到城市表面的喧扰与繁华。我们只顾过着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很少去看城市迷惘的天空与蛛网成群的城市文明。我们很少会顾及这个城市的窒息或者危险正笼罩着这个城市。就象你生命中时常有的忧伤一样,每个城市,忧伤都飘在城市的上空,而我们却还没注意到。我们与现代文明一起牵手走过这座城市,城市午夜里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让我们记住了这个城市的繁华。
现在,城市的文明让我们遗忘了些什么。在利益熏染的今天,我们很少会记起能够给我们带来基本生存的空气、阳光、水雾、森林等东西。这些默默守侯着我们的自然天使,只会默默地躲在远离城市的黑夜里哭泣。
我们生存在城市立体的空间,鼻孔里充斥着烟尘的味道,有时有一种无法呼吸的窒息,让我们迷惘,很想找一片天空安静地呼吸。工作的匆忙,人们用车轮代替了脚步,用压抑代替了一场悲伤,在城市里,我们没有心情去顾及月亮和星星的影子。
也许,当我们在村庄的田园散步的时候,才会突然感觉,城市的压抑会被乡村清新的空气所化解。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思源路1号7幢4单元4楼2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