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从童年出发,回到书籍
- 作者:李墨波 更新时间:2014-05-20 03:02:04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27次
世界阅读日前后,一则重要的消息就是北京三联书店实行24小时不打烊,书店面向读者全天候开放,这对于很多爱书人来说不啻为一则福音,不打烊的书店让他们渴望阅读的心灵有了栖身之所。从北京的三联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到台北的诚品书店,再到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正是这些书店,成为一个城市最靓丽的风景,也构建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
但令很多人忧虑的是,随着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的普及,纸质书籍阅读似乎有了衰落的趋势,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手捧书籍的快乐也让位于对电子产品的沉迷,这种现象在儿童的阅读中也十分严重。于是很多人呼吁,重新拿起纸质书籍,回归传统的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希望不打烊的三联书店能迎来门庭若市,而不是门可罗雀。
数字化的便捷与低效
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怎样评价都不为过。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信息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获取知识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阅读的作用却无可替代。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经验半径,可以延伸我们的感知触角。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抵达远方,也可以通过阅读分享别人的人生故事。正是在此意义上,阅读延长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阅读是攀登精神高地的阶梯。一个人心智的启蒙始于阅读,也正是通过阅读获取了人生的智慧。阅读像是在黑暗中传递的火炬,拉近心灵的距离,洞悉世界的秘密,并且照亮人生中灰暗的角落,守护人性的高贵,人类的文明正是在阅读中得以传承。阅读是灵魂间的对话,阅读让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读书养性,陶冶情操,我们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不断丰富,也通过阅读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阅读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纸质书籍的阅读被很多人当作同当下快餐式生活的一种对抗,用阅读来守护内心的宁静。正如曹文轩所言:“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然而,当数字化的电子产品席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人们阅读的形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纸质书籍被手机和pad所取代,微博、微信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空间,传统媒体的采编程序远远不敌自媒体的即时发送和互动,快餐式的短文逐渐取代费心费力的“大部头”。毫无疑问,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数字阅读、碎片化阅读、图像阅读、浅阅读,正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形态,传统纸质阅读式微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为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信息传播更加迅捷,获得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地铁、车站、办公室、家里,随处可见埋首于手机的人们,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阅读,阅读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但是令人忧虑的是,我们的阅读质量似乎并没有因此提高,在某些方面反倒呈现衰落的趋势。对于阅读来说,这似乎是最好的时代,但在一些人看来,这其实是最坏的时代。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同比上升0.97本。据媒体报道,韩国人均图书阅读量约为10本,俄罗斯人均超过20本,以色列人均最多,在60本左右。
事实上,中国人的阅读量并没有跟随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大幅提升,反倒有不升反降的趋势。吊诡的是,旨在提高检索效率,为我们节省查阅时间的电子阅读,实际并没有为我们节省时间,因为我们浪费在处理海量信息上的时间、浪费在阅读无聊浅薄内容上的时间比以往要多得多。必须看到,人们的阅读空间正面临被不断挤占的可能,人们的阅读时间也有被碎片化阅读蚕食殆尽的危险。
毋庸置疑,数字化阅读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信息的传播比以往更为迅速快捷,信息的接受和发送都只是弹指间的事情,“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距离不再是障碍,世界变得扁平化。每一个个体都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生产者,人们比以往更能自由顺畅地表达自己,所有这些都实现了信息的极大丰富。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实现了对信息的最大化占有,人们面对信息具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但这种对于信息的占有,后果却是反过来被信息控制,对于阅读的无计划、无选择、无长远性,使得自主的主体性阅读演变为被动的信息接收。数字化阅读所存在的弊端和危害显而易见。
首先,数字化阅读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持续的、深入的、专注的阅读让位于即时的、快速的、短小的碎片化阅读。人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一部书籍,而是匆忙地浏览标题,快速跳跃,随机拾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无论阅读什么都速战速决,浅尝辄止,望文生义,不求甚解。同网络上流传的短小轻松的文章和“段子”相比,那些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大部头”让人望而生畏,网络阅读成为一种取消难度的阅读。这样的阅读也许当时收益,但充其量只是“偶尔投影到你的波心”,看得快,忘得也快,最终还是“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懒惰的阅读习惯,再也不愿意去触碰那些具有长度和难度的阅读,而只是沉浸在短暂的消费愉悦中及时行乐。
其次,数字化阅读让人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网络并不是一个理性的环境,也不可能为我们提供严肃思考的语境,网络上的信息并没有一个过滤和澄清的机制,是非标准模糊,真相复杂难辨。严肃深邃的思考在文化的快餐消费中显得不合时宜。我们被大量的信息冲刷直至淹没,人们在海量信息面前沦为信息接收器,思考让位于娱乐,大脑让位于手指。点击、浏览、删除、存储,阅读活动变成机械的信息处理,我们的心智就这样在重复的信息浏览中耗损。网络阅读其实是一种群体性的、被动的、丧失主体的阅读,在众声嘈杂中,理性的声音往往被淹没,独立的思考判断也往往会被时尚和潮流所裹挟,个体的阅读演变成一场群体的狂欢。
再次,网络阅读的内容缺乏深度,娱乐至死。网络更像是一块无人耕作的土壤,土壤里的作物良莠不齐,杂草丛生。一些文化生产商为博取眼球和点击率,一味迎合大众,放低姿态,投其所好。写作也充满功利,标题镶嵌噱头,内容媚俗肤浅。于是我们看到,在数字化媒介的土壤里,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写作和阅读合谋,一起扼杀了我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文化快餐消费中,所弥漫的是一种功利的价值观。去经典化、去精英化、泛娱乐化,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嘲弄一切,所有的严肃都可以变成笑料。人们丧失了对知识和经典的敬畏,指向一种价值虚无和价值缺失。
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以至于人们在这种飞快的变化面前有些无所适从,但是我们不能自乱阵脚,我们应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向后,回归到一种简单和纯粹。传统的纸质阅读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精神活动,正是我们所要守护的。正如意大利学者艾柯所说:“电脑通讯跑在你前面,书却会与你一同上路,而且步伐一致……书仍然是落难时或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书是那种一旦发明,便无需改进的工具,因为它已臻完善,就像锤子、刀子、勺子或剪子一样。”
而且我们要更多地选择阅读那些经典作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是被历史所筛选出的最优质的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人类心智所能达到的高度,是金字塔的塔尖。阅读经典就是同历史对话,也是同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正是在这些经典中,我们得以接通文脉、融会古今,也只有在对经典的继承上,我们才有可能再向前一步。
阅读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休闲娱乐,它应该是超越世俗功利的严肃仰望,它应该成为面向人类精神之巅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阅读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也正是阅读将决定着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正如雷达所言:“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得看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这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童年:如何跨越阅读的障碍
其实数字化阅读并不仅仅存在于成人的阅读中,在这场电子化的浪潮中,孩子也未能幸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看动漫、玩游戏,相信并不是个案,而是大多数家庭中都存在的情况。很多孩子天天坐在电脑前不愿起身,手机和pad成了他们最好的玩具,而纸质的书籍则被丢弃在角落里不愿触碰。于是我们看到,图像打败了文字,动漫战胜了图书,孩子们原本就不多的阅读时间几乎被挤压殆尽。
这样的现象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深深忧虑,一些教育人士指出,儿童过多地沉迷于影像和动漫其危害是多方面的。
相比于成人,儿童对新媒介更加没有抵抗力,他们往往被那些绚丽的色彩和动感的形象所吸引,沉醉其中欲罢不能。这极大地侵占了孩子们的阅读时间,他们没有精力也不愿意再花费精力投入到阅读当中,因为跟那些影视和游戏比起来,文字要枯燥和晦涩得多。这非常不利于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且很可能干扰到孩子的正常作息,养成懒惰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同时,一些儿童影视和动漫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在内容和格调上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影视和动漫作品中存在着同暴力和色情打擦边球的现象,即便是一些很受儿童欢迎的动画片中,打打杀杀的字眼也屡见不鲜。很多影视和动漫节目为了吸引孩子,一味地搞笑,格调不高,甚至将一些成年人的段子和笑料植入其中,是极不适宜的。如果从这么小开始就把一种调侃和戏谑的态度教给孩子,而不是建构一种积极的观念,那么儿童就不可能在此基础上竖立起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究表明,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或者玩游戏的孩子,在进入学校后,在阅读和学习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快速跳跃的画面以及连续不断的感官刺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宁静的心态。观看影视动漫是一种被动的信息接受,只是为了获得感官上的满足。相比起来,阅读则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中,孩子们不是直接接触形象本身,而是先通过文字,然后经由一个翻译和转化的过程,最终去获得感受和认知。正是通过这一翻译转化的过程,开启了孩子们的大脑,训练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并借由文字语言这一思维的工具,逐渐学会思考。阅读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长期的文字阅读的经历,是无法达到一定的思维深度的。阅读是学习的基石,是启蒙的开端。正是通过阅读,孩子们开启自己的思维活动,学会思考,并且逐渐获得思考的乐趣。
影视和动漫的画面和形象都是直观的,在画面之后并无可以延伸的空间,这也就让孩子们的感受和认知止于画面,无法再向前一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而阅读与此不同,在文字背后是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阅读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阅读的匮乏还会导致儿童的读写障碍。阅读是提高读写技能的基础,虽然汉字阅读的阅读障碍发生率较英语国家低,但是就专家对城市儿童的测量来看,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也在8%左右。史蒂芬·克拉克在《阅读的力量》中写道:有些人根本没有机会培养阅读习惯,他们以后会遭遇到读写的困难,且困难之高,将难以应付今日世界的需求。
对于儿童来说,阅读越早开始越好,专家认为,0-3岁是培养儿童对于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3-6岁则更侧重于提高儿童的阅读和学习能力。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对于儿童开始阅读的年龄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很多家长认为,在学前开展阅读为时尚早,阅读是上学认字以后的事情,其实都是极其错误的观念。美国的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认为,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如果忽视孩子掌握语言的意义,我们就失去了对人类生长发育的一个基本侧面的认识。
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对儿童的阅读研究发现,儿童阅读时的脑部状态不同于成人,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这些研究都表明,儿童早期阅读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
另外一个关于阅读的较为普遍的误区是,阅读被很多家长单纯地当作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灌输知识的工具,所以他们在书籍的选择上往往带有功利性,注重书籍的教育意义,与学习相关的教辅类书籍成为他们最推崇的读物。在一些家长看来,那些文学类的课外读物都是洪水猛兽,生怕这些“闲书”会过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侵占孩子的学习时间,殊不知,在灌输知识,充当教育工具之外,阅读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阅读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帮助孩子们塑造健全的个性。阅读为孩子们建立起一个价值坐标,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他们凭借阅读超越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对于世界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他们也会在阅读中,捡拾起友爱、善良、正义、智慧等等人类最美好的品质。
阅读是一个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文情怀养成的过程。童年的阅读奠定了一个人的精神底色,并为构建自我的精神家园打下基础。很多作家对于写作的兴趣正是源于童年的阅读。美育是一个需要时间去积淀的过程,早期的阅读无可替代。阅读使孩子们获得更强的感受力,使得他们的情感更加饱满充沛,更懂得去感悟世界的美好。
人类正是依靠阅读来实现智力传承和精神传承的。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由此去眺望世界,阅读可以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