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一切都在变得麻木、冷酷和过于理性。人们由最初的压抑、痛苦、迷茫,继而变得连痛感这种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也失去了感知能力,这种“痛无能”不仅表现在更多大众化心理上,更表现在行为能力、日常生活和诗歌、绘画等艺术领域。在诗歌领域无论所谓“垃圾派”、“下半身”、还有近期出现的所谓“脑残体”,也都不过是对痛感一种消极反抗后的无病呻吟或哗众取宠而非深入骨髓的本质痛切。
痛感地带对于诗歌来说,就是要你从灵魂深处重新找到精神上对痛的本源回归,也就是要找到一种感受痛的心灵能力,让痛使你的生理和心理都变得敏感起来,让艺术从一种消极的反抗、无望的盲从、麻木的冷峻中解脱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痛感地带也是一种从“痛”这种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中“逆向”回到内心的真实情感中来,但他又不同于简单的“有感而发”、“文以载道”这样的粗糙的理解。“痛感地带”还必须是有个性的,以不同的“痛感”构成“痛艺术”的外在形式,从而形成从内核到表象的完美结合。
痛感地带作为一种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喊叫”,更不是一种浅俗的“絮叨”和抱怨,它应该是一种让你的内心感到真正颤抖的艺术力量。正如一把盐撒上新鲜的伤口带来的感觉那样直接。痛感地带提倡的正是一种最原始、最本真的、最真实的感受。正如人们对痛的感觉是来自多种原因的如爱情的、死亡的、灾难的等,痛感地带的题材自然也是宽泛的,但其宗旨是一定要让你的受众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痛。当这种真正的痛像寒冷一样侵入你的内心,以诗歌或其他艺术形式侵入时候,更多麻木的感觉才会被唤醒,更多庸俗的日子才会变得鲜活,更多冷漠的心灵才会恢复热度。
痛感地带作为一种艺术概念的提出,坚决杜绝一切投机和哗众取宠。痛感地带只提倡脚踏实地的心灵探索和艺术发掘,力图把一种撕心裂肺的真实痛感通过艺术的形式重新唤回到早已荒芜的人心。
痛感地带虽然由诗人马帮提出,但它并不属提出者专有,它将由更多热衷探讨生命的真实感受的一群人共同补充和完善,无论是艺术理论的还是作品实体的。在诗歌领域像屈原的《天文》、杜甫的《春望》等,以及西方“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都可归类为痛感地带,而司马迁的《史记》、妥思妥耶夫的《罪与罚》、余华的《活着》也可称为痛感地带的经典文本,而雕塑艺术《拉奥孔》同样可称为早期的痛感地带艺术的典范,至于中国现代诗歌中穆旦、北岛等的很多作品也是可以看做痛感地带的内涵的。
随着混乱价值观的到来和外部世界嘈杂的不断强烈,人的内心感情日渐脆弱,心理、神经的更加衰弱,痛感地带将唤醒艺术对痛感衰退的警觉和对生命本质探索的再构。
附相关诗歌两首:
一支烟的燃尽
一支烟的燃尽
其实是一种焦虑的形成
一种恐惧的降临
或一种希望的毁灭
但其过程却是如此缓慢而无声无息
正如血迹从伤口的渗出
我们看到他坐在巨大的阴影里
看到他身子随着黄昏一点点暗下去
看到他身后高大的医院以及其中一块块瓷砖的冰冷
也有时是车祸现场,是周围嘈杂的车流和穿梭的人群
我们想象着那个人
想象着他悲恸的身体
想着他亲人被碾碎的那一瞬
想象着他身后越来越长的路……
我们想象着,不知不觉就自己哭起来
一个人干坐着
一个人就那样干坐着
无奈于身后那台冰冷的机器
他能听到机器无情的轰鸣
能感受到齿轮的相互咬合
能想象出一只手臂被绞碎的过程
能体验出一个人对整个黑夜的孤独
但他还是只能干坐着
等待着寒冷和霜冻的一点点降临
我们在原野上大声朗读春天
但春天对此刻的他无关
我们在酒吧里纵情挥霍情欲
但此刻的情欲充满死亡气息
一个人干坐着
他内心的荒凉和绝望
正慢慢长成世界抽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