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郭军平:二月茵陈麦饭香
    郭军平:二月茵陈麦饭香
    • 作者:郭军平 更新时间:2014-04-02 03:00:08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37

            茵陈,本是药名,由于中医上惯称,且为治疗肝炎的常用良药,故家乡人们也习惯于顺从这一种称呼,小时候不明白茵陈是何物,问大人,大人给我们解释:茵陈就是蒿苗。这不就简单了吗?蒿苗谁不认识啊?院子墙角下,路边,渠边,山坡上,窑背,荒坡地,深沟,田畔,果园里,树林里……这不,放眼望去,到处不都是它的影子,何处没有它的踪迹?这真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植物了。正因为它太普通,它生命力太旺盛,它繁衍能力太强,故我们小孩子就常常根本不把它当回事。 

            可是,有一次,我们还不得不对它另眼相看了,那是我们上初中二年级时,当时据说有流行性肝炎在南方上海等一带爆发,学校给我们每人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人完成五斤茵陈,算是勤工俭学。我们接到任务后,回家就和父母商量。于是,在星期六和星期天,父母就带着我们到沟渠边,荒坡地,田间地头等地挖茵陈。茵陈在我们这里遍地都是,可是当茵陈成了征收的任务后,到处都有挖茵陈的,弄的近处可见的蒿苗反而不多见了,于是,我们只好到更远一点的地方挖,好在蒿苗的生命力太强了,稍远一点的地方都不难找到,于是,我们每人五斤的任务很快就轻松完成了。父母们还把多余的茵陈给我们做成了麦饭,说是既然上海流行肝炎,咱们这里不要紧,但是也不能大意,吃上些麦饭是有好处的,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果然,到了学校一周后,学校就给我们熬茵陈汤,说是人人都要喝,预防流行性肝炎。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太深了。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瞧我们经常在冬天的沟渠边烧那些干了的蒿草,因为在来年它的根部,就会萌发出小小嫩嫩的药牙儿,它的名字不叫蒿草,而是珍贵的医药名——茵陈。它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也是一个性情多么温柔的小天使啊!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在南方,像这样可爱的家伙可没有啊!因此,在大量使用时学校才发动我们学生们找。现在想起来还真觉得我们这一方水土神灵的可贵,竟然把这样美好的精灵降生于我们这块大地上。 

            因了二十多年前肝炎的流行的影响,也因为了生活殷实后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变化,餐桌上人们于是更加注重绿色食品,于是茵陈做麦饭,成为了家乡一道人人喜爱的山珍野味。“二月里来,茵陈麦饭香。”便成为了人们季节性的美味佳肴。由于自己发胖的缘故,医生也建议多食蔬菜,清淡食品,于是每年二月里,我们的餐桌总是离不了茵陈麦饭的。这麦饭,经常是母亲给我们送些,有时岳母也送些,二姐也送些。而我们在吃这些麦饭时总是忘不了这一番殷殷亲情啊!茵陈麦饭其实不难做,今年二月里,我还特意从菜市上买了些茵陈,看着嫩嫩的,柔柔的,摸在手里软绵绵的茵陈,而且非常干净的叶芽儿,我情不自禁地买了一大包。按着母亲教给的方法先把叶芽儿捡净,摘去小根,掐去干了的叶子,然后放在清水里洗净,淘净,一般两次清洗就可以了。然后再用刀稍微切一下,空净水,放在盆里,加上半碗面,放上食盐,调料粉,搅拌均匀即可。然后再蒸上三十分钟即可食用。食用时还可拌上些蒜辣子汁,就更是香辣可口了。 

            茵陈性凉,味苦,但是蒸食倒没有苦味,只是不宜大量食用,食用过多容易产生腹泻。因此隔三差五吃上些作为餐桌上的调味品还是不错的。“二月茵陈三月蒿”,吃茵陈麦饭要趁时,抓紧,否则一过农历二月,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就不再是茵陈而是蒿草了。虽然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很爱吃蒿苗,但是蒿草一到三月后仍然非常旺盛,仍然到处都是,足见得这一种植物的繁衍能力之强,生命力之强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