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黄廷法:浮生拾慧―-芦苇
    黄廷法:浮生拾慧―-芦苇
    • 作者:黄廷法 更新时间:2014-02-13 04:00:53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22

      芦苇一物的古意多凝结着浓郁的悲剧情调,全然不像如今意象之热烈。现代战争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很多打鬼子、斗汉奸的战斗就发生在芦苇荡中,而且这种战斗多富喜剧色彩,那鬼子和汉奸一旦被八路引进芦苇荡中,就好像钻进了迷魂阵一般,横竖找不到出路,也只能干等着吃枪子了。作家孙犁先生的《芦花荡》就绘声绘色地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而在古代,我并不知道杀人越货的水寇们是否爱藏在其间。水浒传中,在那八百里水泊上也发生过很多战斗,也不见有过多的对于芦花荡的描写。只是在文人的诗词里面,芦花作为一种寄予离愁别恨的载体倒时常出现。大约也是其物性使然!“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柳三变对于萧疏淡远的自然景物似有偏爱,所以最工于写芦花飘飞时节的秋景。白居易《长恨歌》中也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白朴也有词云:“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诚然!于此时,送君去,无限的别愁离恨自然难以细说!
      其实芦花的这种特定的意象基调早在《诗经》中就有所奠定,《诗经•蒹葭》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芦苇也,深秋的芦花一片苍茫,白露凝结为霜,大地尽染。那美丽的伊人,或在水一方,或在水之湄,或在水中址,就那么飘渺不定地闪现,令人难以捉摸。这缘何不是一种无奈和哀愁呢?由此可见,开在深秋时节的芦花,其萧瑟和苍茫所构成的意象,多由古文人假借而传达一种悲情。
      我对于芦苇荡的记忆可追溯至三十年前,那时乡村的沟溏里多种此物,深秋时节躲在苇丛中捉水鸟,或是削芦苇制作芦笛,都是当时不可或缺的童趣。大人们则用芦苇编织苇席,冬天里用芦花制作成硕大的苇毛靴,等雪天的时候,大人和孩子都可以穿着那样的靴子,在雪地上笃笃地走着,既保暖又防滑。可惜这些童趣与物件,都已经随着流水的消失而荒芜了。
      对于芦花,记忆颇深的还有一出《鞭打芦花》的戏剧。说的是孔圣人的弟子闵子骞的故事,一天闵子骞驾车随父外出,因寒冷致使马鞭落地,其父怒以鞭打之,不料却从闵子骞的衣服中抽打出片片芦花。其父大惊,再剥其弟之衣,内尽为上等棉絮,其父方知是续弦妻偏心所为,遂怒写休书。子骞却跪地求父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此举终于感动了后母,遂倍加疼爱闵子骞,全家人终能和睦相处!其实这戏原本是出苦戏,那马鞭抽打之下片片飞起的芦花,格外让人心痛!严寒、破衣、芦花、马鞭下的瑟缩,道尽了世间的冷漠。
      毛泽东主席在世的时候,却号召人们不要去做一种芦苇,一种生长在墙头的芦苇,他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