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一次关于笔墨的奇幻之旅
- 作者:小刀 更新时间:2014-01-09 04:10:0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53次
《极端之美》主要内容讨论书法、昆曲、普洱茶。余秋雨把这三样定义为举世独有的文化极品。这三项,既不怪异,也不生僻,却无法让一个外国人全然把握,这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极端之美》以小涵大,三足撑鼎,先奉上一杯好茶,再听一些曲子,最后以笔墨收尾。
余秋雨“大手笔大气势”的写作格局让人不得不佩服,散文写出历史的厚重感,最为擅长也就独此一份。以自己“心头好”谈开去,书法、普洱、昆曲,放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之中,格局和气魄马上超越了个人喜好,变成了三次穿越千年的美学探寻之旅。
择一而谈。
对于书法,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这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就连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书法的元素都被多次运用。正如余秋雨所说:“那些黑森森的文字,正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元。”
专家不胜其数,一类是离我们较远,在自己领域钻研深入,曲高和寡,我们毫不怀疑其专业能力,但是这类专家的研究成果一般人难以明白。还有一类专家,能够将高深的学术问题,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徐徐道来,只言片语让人受益匪浅,第二类自然更受欢迎,我想余秋雨应该属于后者。《极端之美———书法史表述》洋洋洒洒,颇可观,对开阔眼界和学习书法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余秋雨从自己儿时“蘸酒写字、小楷借书、敬惜字纸、字纸压船”的乡野趣闻说起,这些也是余秋雨写字的起点。怀着这份对于文字的敬意,处处透露出文人的浪漫和情怀。
接着余秋雨以历史为横轴,书法演变为纵轴,描绘了一幅绚烂无比的中国书法历史发展图。这幅图夹叙夹议,精彩纷呈。这样梳理颇有意思,几乎囊括了最具代表性的主流书法、书法名家,以及名家的字帖。为读者学习书法、欣赏书法展开了一次奇幻之旅。
从甲骨文、竹简、木简到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古文字总是选中这样的时机从地下喷涌而出。我不能不低头向大地鞠躬,再仰起头来凝视苍天”。这种特有的“余式”笔法极具感染力和画面感。仿佛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种苍茫天地间一老人悲天悯人的特有美感。
再由篆书出发,向隶、草、楷的线索延伸,从李斯统一文字,薄衣少带,骨骼精练的小篆,再到传说中狱吏程邈在牢狱中简化篆书为隶书……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不光分析了这种转变,还分析了转变背后的原因。比如小篆到隶书的转变,原因就是急迫军事、政治需要,这也就是草书的雏形。这样的行文帮助读者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的阅读快感随处可得。这种写法看似简单随意闲谈,实际上必然是长期浸淫、厚积薄发的结果。只言片语却把一个书法历史上传奇的趣味勾画出来。
对于东晋王家着墨颇重,读来有趣有料,喜爱推崇之情跃然纸上。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随性笔墨,如数家珍。一桩桩美谈,把书法这个江湖描绘得令人向往。聊一聊传世刻本、王羲之的承袭,随意却见功力,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按图索骥,深入研究一番。
唐代张旭、怀素、孙过庭的草书,工工整整地择选出人物传奇,以故事谈人物传承又回归到书法的传承,最后以字帖罗列,便于读者继续学习和研究。
“我之所重,在文脉、文气、文势,这些似乎无可名状的东西是文化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书法的灵魂史,在唐代已可终结。因此,请原谅本文由此走向简约。”作者如斯说。
宋代“苏、黄、米、蔡”,元代“赵孟”,明代董其昌、祝允明,而“清代书法多走偏路,难成大器。”
余秋雨在文章结束时这样写道:“历史已入黄昏,文脉已在打盹,笔墨焉能重振?只能这样了。”
文章到此结束,意味却绵绵不绝。“极端之美”有一种临界态势,就像悬崖顶处的奇松孤鹤。仿佛繁华看透,一回首,已走过漫漫长路。几千年文明一路看过。起起伏伏,高潮低谷,各色传奇让人回味无穷。文章写得如此动人,也算一种极端之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