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鹭鸶:三峡大坝(外一章)
    鹭鸶:三峡大坝(外一章)
    • 作者:鹭鸶 更新时间:2014-01-06 05:13:3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64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是一项水利工程,起初对它一概不知,后来才从书本上得知它的历史,原来三峡大坝对后人的影响深远,大坝出可防洪、发电、蓄水的用途。这次有机会,亲眼去看看传说中的三峡大坝,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
       尤为可喜的是,三峡建设者不仅创作了水电建设史上的多项世界记录,而且通过了质量建设的把关,已竣工的单元项目质量评定合格。
       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断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打败和葛洲坝这两座现代奇观也将成为长江三峡的新景点,为其添姿增色。古代遗址和现代奇迹于一身的未来长江三峡将一如既往地吸引和陶醉于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游客。
       毛公山在乐天溪大桥检查站出可以看到江南高高入云的山顶起伏的轮廓线,好像一个人仰卧在高山之巅:由银白色山石组成,头东脚西,安详仰卧,其头发、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中山装衣领,胸腹惟妙惟肖,清晰可见,极像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是毛公山,因山顶酷似毛泽东主席卧像而得名。“一江我哪里独当险,三峡千山无比奇”的黄牛顶的毛泽东主席的安卧像,如此巧合令人拍案叫绝。
       三峡工程在旅游观光中更有其独特的魅力,坛子岭观景台是三峡大坝工程旅游观光的制高点,登上坛子岭,极目远眺,三峡大坝工程的景观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滚滚的涛声,鼎沸的人声,声声入耳,犹如一曲汹涌澎湃的交响曲。
       浮雕群,正面是一凸出的大型铜板浮雕,形同水轮机涡壳,三个强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力士金刚般的与水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精神力量,铜浮雕两侧,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三峡工程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整个三峡河段,地势陡峭、山峰连绵,峡谷和宽谷相间,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江水激流飞泻,浪涛翻滚。
       总之,三峡大坝,还是有它的可看之处,可以用毛泽东的诗句来概括:“更历西江石壁,截断巫山晕于,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今天,他老人家的当年的畅想终于在三峡建设者的手中化作了美好的现实,同时三峡大坝也成为秭归人民的骄傲。

     



       屈原故里


     

       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为:八景“并以景命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擂鼓台,照面井寒奸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钴埃。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
       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屈原,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留下的《离骚》、《九章》、《九歌》等光辉的诗篇,声贯如今,名扬中外。
       为了纪念屈原,当地的人们选择用艾叶包粽子,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来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爱国烈士。
       走进屈原故里就会看见前面有一排铜制的鲤鱼,嘴里吐着泡,很有演奏感,一开始一小一个小的小泡,而后像流水一样喷出来,很有趣。再走进里面我听到里面传出一段优雅的古筝的声音,非常地悦耳动听,心情变得很愉悦,我想听听究竟是谁在弹奏如此美妙的歌曲,但是没有发现。走过接替,头戴云冠,腰佩陆离长剑,面容消瘦,目光深沉静穆的铜像站在人们的面前,他仿佛深情地凝望着长江,凝望着长江上乘船前来瞻仰访游的人们,又像是亲眼看护、守卫边疆千里的古国门户。
       铜像后面坐落着一栋别致的两层楼放的屈原纪念馆。走进馆内,映入眼帘是琳琅满目、图文并茂的有关屈原生平事迹的介绍,摆放着的图片及文物,有屈原的著作《离骚》,还有雄黄酒、艾叶等东西。里面还看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图,可见那个时候楚国还是满强悍,成就了春秋霸业。
       前方有一口照面井,有一副画上画着一个老人满怀好奇地打开井盖,想看看照面井是不是真得能够照出人的模样,而朝井里张望,一探究竟,是不是很有乐趣啊?
       读书洞在响鼓溪深谷的半山上,里面幽暗僻静,相传为屈原读书处,洞口由清朝同治年间所刻“读书洞”三字,早已剥落不请,现又立一新碑。传说屈原在洞内读书时,曾有石桌、石椅、石凳。可见屈原当时很用功读书。
       从读书洞下来,沿着响鼓溪上行,只见一新修复的屈原庙坐落在山坡上,庙下有两股“龙眼”,泉水常年不断。此泉水附近有三块水田,据传是屈原躬耕之地,人称“玉米三丘”。这个传说,却也反映了秭归人民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的崇敬和怀念。
       青山碧水坏绕着的屈原故里,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高尚的美德、不屈不饶地斗争意志和壮怀激烈的民族气节,已经深深融入到人民的心里,千百年来你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至今还看到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屈原的这种精神也将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