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潘志远:四养水仙花
    潘志远:四养水仙花
    • 作者:潘志远 更新时间:2014-01-04 06:09:24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59
    [导读]过了一年,早晨到菜市买菜时,又被水仙吸引。卖水仙的是位中年妇女,衣着朴素,水仙装载一个大盆里,每株15元。我走过去询问,并没有还价,她主动便宜2元,成交了。她随手拿起一株,三下两下剥掉蒜瓣上旧皮,水仙立刻光鲜起来。我一数主茎,恰好九根,便打定了主意。九乃阳数之最,莫不是上苍惠顾我,心里充满暖意。


        养第一盆水仙大概六年前,我特地买了水仙钵,还找了几块卵石,从海边带回几枚海螺。可第一盆水仙性憨,卖水仙人说过年开,年过了水仙仍没有开,直到元宵节临近,水仙花才勉强开了。我大为感动,写下《晤对水仙》,发表在《澳洲彩虹鹦》上。
        养第二盆水仙,我又如法炮制,还是那副“行头”,好在这盆水仙很包容,没有同我闹别扭,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年关边准时开了。我一矫情,写了篇《吻水仙花》。时过境迁,回头想想,自己都觉得有点难为情。
    早在我未养水仙前,我有感于龚自珍对水仙的情愫,写了篇《珍爱水仙》。文中我引经据典,大发感慨,很有无病呻吟之嫌。那时,我正遭遇人生的第一次挫折,为调动四处摸门子,受尽冷眼。可静下来想,有什么呢,不过一场烟云而已。
        到养第三盆水仙时,我便淡然了。无非是工作顺心了,家庭和睦了。我则倾心于文字,一篇散文、一首诗歌地写,也一篇散文、一首诗歌地发,很有点得心应手的意味。水仙花开,我已不再惊心触目,一言未发,真是愧对那盆水仙了。
        过了一年,早晨到菜市买菜时,又被水仙吸引。卖水仙的是位中年妇女,衣着朴素,水仙装载一个大盆里,每株15元。我走过去询问,并没有还价,她主动便宜2元,成交了。她随手拿起一株,三下两下剥掉蒜瓣上旧皮,水仙立刻光鲜起来。我一数主茎,恰好九根,便打定了主意。九乃阳数之最,莫不是上苍惠顾我,心里充满暖意。
    按说养这盆水仙,我该换换“行头”了。可我一怕花钱,二怕劳神。一切照旧,只是每天给她一杯清水。记得卖水仙妇女叮嘱要放在阳光下晒,可我并未上心。要么忘了,放在屋里一阴几天;要么搬出去,晚上忘收,让水仙受冻。不会心疼人、照顾人是我最大的毛病,爱人不止一次数落过。现在又迁延到水仙,算是水仙认错了人,跑错了门,合该倒霉了。
        水仙的茎叶很快肥硕,畸形生长。知道时,为时已晚。再碰到卖水仙妇女,她说那样开花就不好看了。茎壮叶肥,几瓣小花掩映其中,便没了主次。
        尽管我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可茎叶大有不可遏制之势,只能任其自然。反正茎、叶、花是一家,谁主谁次、谁强谁弱都一样,我瞎操心干吗?
        如此,便坦然了。坦然了十余日,我便有些惊惶:水仙花已含苞,而年关尚远,我干着急不出汗。好在我真的无法阻止,否则一犯急,做出干预行动,等醒悟过来,就不胜遗憾了。
        顺其自然吧。冬月十八九,第一朵水仙花开了。绿叶白花黄蕊,一点也不惊艳。若拿人来喻,该属于含蓄、典雅、素淡一派,而这正迎合了我的性情,更觉得和水仙投缘。
        年关尚一月有余,水仙花肯定开不到过年了。好在水仙花期长,有婆娑的绿叶、银白的小花、淡黄的磬口和针蕊陪伴,有清清的暗香浸润,苦熬这寂寞的严冬,也算是我的福气;难道我还想让这盆水仙,陪我一生一世吗?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夜于霞蔚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