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董茂生:柳树老潘
    董茂生:柳树老潘
    • 作者:董茂生 更新时间:2013-10-17 01:49:13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271

     

      我和林口柳树的潘会林老师可谓忘年交。老潘对工作的热情、对他人的真诚、对老人的孝敬、对子女的严厉,至今令我难忘、令我感慨。最先知道老潘,是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他发表的稿子,那时他在林口县柳树乡中心小学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巧的是我当时也在绥芬河市的一所小学担任少先大队辅导员,也常常有各类稿件见诸报刊。

      第一次跟老潘见面是在1985年5月。那时,牡丹江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穆棱召开,我们俩都有文章入选,并被邀请参加会议。小组讨论时,我和老潘恰巧分在同一组。老潘当时也就40岁左右,穿着很不合时宜,个头不高,口音也不太纯正,走路还一拐一拐的,只是精神头很足。老潘发言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大家都知道抛砖引玉,可我连砖都没有,只有一块不太成型的大坯,只好把这块大坯抛一抛了。”在这次会议上,我和老潘都被选为牡丹江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员。我当时只有20岁,是参会代表中年龄最小的,还是一个代课教师。我发言时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没有引起老潘的过多关注。

      回来后,我给老潘去了一封信,可他没回信。我再次寄去一封,这次回信了,只是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友好。他质问“我们不太熟,你为什么三番五次给我写信?”我又写信向他解释说,常在报上看到他的稿子,非常敬佩,自己也喜欢写稿,希望能多向他学习。我还随信寄去了自己在报上发的几篇稿子。老潘再回信时言语友好了,我们的书信渐渐地也多了起来。时间长了,我和老潘彼此都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我遇到挫折总爱写信说给老潘,每次他都能及时开导我、鼓励我。老潘的信很有特点,每次都要列上1、2、3……条。他对我很关注,在报刊上看到我的稿子,就用红笔圈起来寄给我。最让我感动的是,收到我的信,都要把三个儿子招到一起,读给他们听。

      这期间,我们多次萌生见见面的想法,但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我和老潘经济上都不宽松,我代课每月工资五、六十块钱,老潘的工资也不高,家属没有工作,家里有老人,三个孩子还要上学。

      1988年,我趁寒假到牡丹江面授之机,去了林口柳树。没有提前去信,又赶上放假,能否见到面,自己心里都没底。还好,我找到老潘他们学校,护校的学生把我送到家。不巧的是,老潘上山割烧柴不在家。老潘嫂子和她三个儿子得知是我,高兴坏了,不等老潘回来,就杀鸡宰鹅忙乎开。老潘的家很简陋,住的是大坯房,园子很大,加上东边的老房场足有三大亩。    

      老潘找来学校的书记、校长陪酒。我们几个坐在火炕上,喝着喝着感情上来了,话也多了。我平时就贪杯,来到柳树,见到久别的老大哥,哪有不开怀畅饮之理。他们几个轮番向我敬酒,一直把我喝得不醒人事。

      第二天上午,老潘领着我参观了他们学校,又带着我走了大半个柳树,见了熟人就说“来客了”,把我向他们介绍一番。

      柳树之行,加深了我对老潘的了解。他工作勤恳,道道也多,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不仅在牡丹江,就是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很有名气;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各种各样的证书装了一皮包,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儿工作者;他业余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每年都有一、二百篇稿发在各种报刊上;他很注重对下一代的培养,大铁、二铁、三铁仨儿子不光学习好,还都有稿子在报上发表,光样报就积攒了厚厚的几沓;他很注重我的来信,一封不落的收藏着,这次还特意拿出来让我看。

      1990年秋,我调离学校,写给老潘的信明显少了。1992年,我从机关下海,没有固定的通信地址,我们中断了联系。2002年,我回机关工作,这时不时兴写信了。我得知老潘在柳树开个电话亭,就设法搞到电话号。

      2004年冬,我去林口开会,有个参会的同行认识老潘,他说老潘家三铁要结婚。我岂能错过这个机会,会议一结束,就直奔柳树。老潘夫妻明显老了,他们对我的热情却丝毫没减。晚饭是在饭店安排的,而且是柳树最好的饭店。

      离三铁结婚的日子还有一周,没法在这等。我给老潘随了礼,大铁、二铁结婚时没赶上,这次一起把钱补给了老潘的两个孙子。

      离开柳树时,二铁找了一辆轿车,把我送到火车站,又给买了票,直到火车开了还不肯离开。

      后来,老潘来过绥芬河一次,不巧的是我在哈尔滨,很遗憾。

      前两天,我和老潘在电话里唠了半小时。我邀请他到绥芬河,他没有拒绝,只是说:“说不定啥时就去了。”我真希望老潘能来绥芬河,让我进一下地主之谊,也了去自己心中的遗憾。(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直属机关工委 董茂生  电话 :13763618318)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