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结合得是如此之紧,也没有哪一座城市的成长和出名竟然和一个作家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昆山市和杨守松。”
2005年7月14日,《文学报》 发表《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开篇即是上面这段话。
今天,“昆山之路”已经享誉四海,不仅在江苏,甚至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典型经验之一。而叫响“昆山之路”的,正是作家杨守松。
写《昆山之路》,为“解救自己”
“一个作家,如果关注的眼光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地方,永远写不出优秀的作品来。”巴城老街,在杨守松的醐途楼,他这样说道。
杨守松回忆,写《昆山之路》 并不是为了宣传昆山,而是为了“解救自己”。
事情的源头还得从海南说起。上世纪80年代,海南特区开发建设初期,四个身在学校、医院的年轻人执意闯荡海南,刚到昆山文联任主席的杨守松放心不下,决定送他们去。他带着第一笔报告文学奖金300块钱,陪他们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到了海南。没想到这事在昆山引起轩然大波,几个年轻人由于“偷偷地”去海南,他们家长把杨守松告到了法院,说他是“人贩子”。
初到海南,无数热血青年汇聚一起,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令杨守松激动万分,迅速采访,《海南大气候》 喷薄而出,一时被广为传颂,甚至有安徽的读者赶到昆山来手抄全文带回去。这是第一部反映海南特区的报告文学。然而仅仅隔了一年,当他再入海南,只见绝大多数人失败之后境况凄凉,这让他深感忧虑。他把自己关在昆山药厂的小房间里,十天十夜写下11万字的《救救海南》。
当手稿送到北京《十月》和《当代》杂志社,得到回音:能用,但得做较大删改。杨守松坚决不肯改,后来《中国热点文学》全文发表,杨守松还坚持要求在作品发表时在自己名字上加黑框,以示“死谏”之心。《救救海南》 一印就是20多万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反思海南特区建设的报告文学,又是第一部。
这段经历,为《昆山之路》的出炉做了铺垫。杨守松在思考中国的出路。
回到昆山,他忽然发现,“好的例子就在自己身边”:当时的昆山经济建设在昆山主要领导吴克铨带领下步步攀升,成绩有目共睹。于是杨守松搜集整理资料,不久后将长文送到《人民日报》,对方回应准备用大半个版面来刊发。然而让他没料到的是,出于慎重考虑,吴克铨怎么也不同意刊发。
“昆山总比别的地方‘快三秒’,我觉得,当时中国就需要这种改革和突破的风气。”杨守松对这篇文章未能见报“耿耿于怀”。后来他听说,吴克铨要退了,“都要退了,你还能不许我发?”于是他再次搜集资料,在文联借图书馆的一个三四平方米的楼梯间里,他赤膊奋笔疾书,《昆山之路》一气呵成。
1990年,《昆山之路》在《雨花》 杂志第11期全文刊发。从此,“昆山之路”四个大字,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昆山之路》发表后,江苏省作家协会和省委宣传部先后两次召开作品研讨会,至今罕见。《昆山之路》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孙家正为作品单行本写序,作为当年的冬训材料,《昆山之路》发到全省县级市一级领导,同时,《新华文摘》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数十家报刊转载,关于作品的评介雪片般飞来……
杨守松成功了。
《昆山之路》“解救”了一个作家,更重要的是成就了一座城市。
写《昆曲之路》,让“心灵回家”
“二十年前,杨守松写了《昆山之路》,二十年后又写了《昆曲之路》,前者写的是经济,后者写的是文化。其实,经济也好,文化也好,不过是人们见诸社会的两种行为。而对于社会的研究,直接间接、或多或少,似乎终将涉及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我们究竟期待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到底追求一种怎样的生 活?”
这是2009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为杨守松《昆曲之路》所作的序言。
从《昆山之路》 到《昆曲之路》,一个字跨越的背后,退休之后的杨守松实现了又一个飞跃。
为什么要写昆曲?杨守松说,昆曲是中国的名片,是世界文化遗产,而昆曲的故乡在昆山,昆曲的源头在巴城,昆剧的开山之作的作者梁辰鱼也在巴城,青春版《牡丹亭》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是巴城人,昆曲名旦顾卫英也是巴城人……他“结庐”巴城,就是结缘昆曲。
杨守松自费10多万元,辗转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深圳、北京、香港等地采访,开始了漫长的昆曲寻根之路。
“全国七大昆曲院团都跑遍了,还差一点搭上了老命。”2008年冬天,杨守松去中国艺术研究院采访,为了省钱赶公交车,过马路时被车子撞倒,当时脑中一片空白,等他慢慢爬起来,车子已扬长而去。正是这份对昆曲至死不渝的坚守,他感动了企业家,出资100万元打造《我的<浣纱记>》,也正是这份执着,他采访收集有关昆曲的资料可以说目前为止无人企及:《十五贯》 究竟如何进京演出,为什么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首届昆曲艺术节背后隐藏了多少曲折故事?昆曲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怎样?青春版《牡丹亭》产生的背景,等等。洋洋洒洒30万字的《昆曲之路》,让杨守松从一个昆曲“门外汉”变成 地地道道的专家。
过去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现在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昆山,“文化引领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杨守松说,虽然自己退休了,但是文化永不“退休”,他要为昆曲做一辈子的“义工”。
“所谓雅集,心灵回家。”杨守松在他的《无题》诗中,这样写道。他说,《昆曲之路》孙家正的“序”,题目叫“寻找与守望”,就是寻找“昆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寻找昆曲就是寻找文化,就是寻找灵魂的归属。而他自己,在“我的嫡嫡亲亲的姐姐”的丝竹声中“写自己想写的文章”,享受工作与生活,此生足矣。
【人物名片】
杨守松,1943年出生,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救救海南》、《昆山之路》、《苏州“老乡”》、《昆曲之路》、长篇小说《迷楼》、《淘江湖》、《追日》等,已出版《杨守松文集》19卷,作品先后获奖80多篇(次)。
他和苏报是老朋友
杨守松说,早在《苏州日报》还是《新苏州报》 时,他就和这张报纸成了老朋友,有着很深的渊源。数十年来,如2006年5月25日《杨守松的“六 不”及其他》、2010年1月15日 《文化要有敬畏之心》、2011年12月7日《昆曲之路》获奖感言,等等,无论在新闻版、评论版还是副刊版,杨守松以及他的 《昆山之路》、《昆曲之路》无疑都是版面的热点、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