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李一鸣:一朵雨中的笑莲
    李一鸣:一朵雨中的笑莲
    • 作者:李一鸣 更新时间:2013-09-29 02:08:0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76

     

      真是一个特别的女子。

      温婉而洒脱,清纯而练达,齐眉刘海,灿烂笑靥,眉宇间透出一股子飒爽英气。

      初见她,是在鲁迅文学院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结业前的最后一月。正是离别季,伤感氤氲在那个回字形殿堂,歌声与眼泪齐飞,吟咏与掌声共鸣。有几个夜晚我离开鲁院时,曾听到他们站在廊厅对歌,开始是高亢的、继而是缠绵的,不知何时在低沉委婉里有了啜泣……冬日的枯枝在月光铺满的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寒风呼呼穿过树林。我的心中充满忧伤的甜蜜。

      临别的那个夜晚,鲁院那座四合楼宇成了一个巨大音箱。四、五、六楼厅廊站满了人,只见她白皙的脸颊隐显在五楼同学们长发短发之间,在缱绻的拥抱和泪水中她凄然笑着。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看到淅沥泪雨中的一朵纯白雪莲。后来,我才知道,一贯坚强的她,羞于当面流泪的她,每隔一会儿就悄悄跑回寝室,孤独地坐在床上,任感伤的泪水汩汩打湿衣衫。而第二天,她又含笑穿行于为孟繁华、贺绍俊等几位评论家接风的餐桌旁,仰首一饮,地华天芳。

      她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她本攻读于荆楚大地喻家山下闻名遐迩的华中科技大学,所学专业是计算机应用,可谓标准的“工科女”。但走出校门时,也许是军人世家的耳濡目染,抑或是听惯了军营的号角,她毅然选择了军旅,并且弃理从文,开始与文字缠绵。工科女成了女秀才,花木兰上了点将台。再后来,在走过十余年记者编辑生涯后,她转业到广州市文联,继续为他人做嫁衣裳,由《广州文艺》编辑部主任而副社长、副总编,如今担任了广州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前一段我与同事郭艳去广州参加一个评奖活动,已是夜里11点,她不顾当天的劳顿和第二天的繁重事务,一定要接,一定要见。依然是温婉而洒脱,依旧是清纯而练达,灿烂笑靥,遮不住眉宇间那股子飒爽英气。

      又是出人意料!

      前一段,收到她的邮件,原以为肯定是她的散文新作出版,哪怕像饱餐刚刚出炉的精神美食,也堪称异常惬意之事。她本长于报告文学和散文创作,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都曾获全国、全军的各种奖项。然而打开邮件,不禁瞠目结舌,这竟然是一部诗集!印象里的不少女诗人是瘦的、孱弱的、有点神经质的、略带些病态的。而她常常是火、是风、是哗哗笑的阳光、是健美的红木棉。她能写诗?

      且读下去:“有许多想要的东西连篇累牍   从一能数到三十能不能得到要看天意 而不是我的努力所以   我能够摊手摊脚在四月的天空和大地间想象自己是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只要能在四月醒来和生长”(《四月》),她本沉醉于一颗心灵的成长,不求无厌的获得,惟求自然的赐予。豁达,来自无欲的缘,源自醒来和成长的欣喜。“我不是你的偶遇来是来  去也还是去真实  自然清新得如你呼吸山间的空气所以  不能当作是匆匆过客有多少能跨过沧海的心事来到这里折断了翅膀我早已将它们放下你留下也好  或是不屑一顾都没关系任它们落地生长吧长出一棵树  或是生出一根草开花不结果  结果不开花都是自由的选择只要你看着就好不置一词   才是我想要的最深刻的解读”(《心事》),追求真实和自然,珍视自由和随缘,一个小女子的心,竟是如此洒脱;一位女诗人的精神,竟是如此开阔。这应是饱经沧桑后的淡然,应是阅尽人事后的安恬,而她竟能做到!是游走校园、奔波军营、经营文字的人生之旅使她对人生况味比同辈人多了一些感悟?是纷纭时代、尘嚣社会在一个表面潇洒其实内心善感的小女子心中一经折射便放出的光华?“早已没有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谁  还能牵挂这样的夜晚我只要一棵开花的树  不经世事怒放在我的窗前”(《退让与坚守》),禅意、诗意出之于透明的渊深、平易的深刻。一部《无以言说》,莫不饱含对人生的理解、对自然的憬悟、对社会的穿透和对自我的把握。而这每首诗,又不同于常见的或强说新仇,或无病呻吟、或玩弄技巧、或陷入泛滥的流派主义,诗句是如此平实、自然、纯粹,仿如一股清新的春风,这春风是绿色的,充满了树叶、花朵、青草、鸟鸣、蜂声,让人醒悟:原来诗歌应该是这样的。它让我们能够读懂诗的内涵,它让我们领悟诗意是什么,它给我们的生命、情感以真切的启迪。

      细细揣摩这充满知性和情感的诗,在技巧上亦不乏独到之处,首首是为表达诗意的自然流露。古典诗歌的情调,唐诗宋词的韵致和葱茏的意境渗透于每首诗的字里行间,而这在表达上又不失新诗的现代感。这确是难能可贵的,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它都不可能离开我们民族伟大的传统,只有传承“本来”,借鉴“外来”,才能催生“新来”,面向“未来”,在这个意义上,《无以言说》是值得推崇的。

      “诗集大部分是我在鲁院写成。也许是一种对鲁院生活的纪念,或是一种莫名的情愫,我想让它被更多的人读到”,“我知道这是些不成器的文字,但对于我,一个写纪实作品的记者出身的写作者,在鲁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充满了诗意,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这是我的第一本诗集,而且,如果能请到您为我作序,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我仿佛又一次看到泪雨中的那朵纯白笑莲,那样纯粹、纯净、纯洁、纯美!

      朱珠,你的心原是诗做的。

      诗,不仅仅是你的心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