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留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
    留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
    • 作者:岩石青松 更新时间:2013-09-25 02:05:0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91

     

      教师节前夕,我受领导委派,配合河南卫视新闻部记者,前往陕豫两省交界处的偏远山区学校,去采访一位坚守和奉献山区教育三十多年的优秀老教师。

      吃罢早饭,我们从镇区出发,驱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南弘农涧河岸边的水泥公路,逆水而行。我们一行穿越悬崖峭壁、溪流碧透的南河大峡谷,再行十多公里,来到五峰山脚下的蒲阵沟小学。电视台年轻的记者们似乎忘记一路风尘,忘记坐车劳顿,到达目的地之后,他们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其中一位最年轻的记者是采访组负责人,他高高的个子,上穿橄榄色短衫,下穿浅蓝色牛仔裤,大大的眼睛,文质彬彬。他细心与老教师交谈,亲切和山里的孩子们交流,亲自到学生家长中、到村民中去采访。为了寻找最佳拍摄外景,不怕山高路陡,路旁树木丛生,中途甚至连口水也没有顾得上喝。

      为了拍摄老教师翻山越岭接送孩子的场景,我们几个随行的人认为,到学校附进低矮的小山包上随便找一条羊肠小径小即可,但是,这位年轻的记者,坚持自己的思想,亲自沿着老教师每天翻山越岭接送孩子的足迹去拍摄。为拍摄老教师晚上陪孩子睡觉的夜晚镜头,在当时,时间是下午四点多,秋日绚丽的阳光还沐浴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距晚上还有四五个小时。我们几个随行其中的一位,向这位年轻的记者建议把学生宿舍的门窗用布帘蒙上,营造一个晚上漆黑的场景就行了。但这位年轻的记者忠于新闻的真实性,遵照原始素材,我们几个只得忍受饥饿,一直陪着他们从下午四点等到晚上八九点繁星满天时,方才取到他们最满意的镜头。那天,我们一行返回到镇里已经很晚了,镇里的大部分饭馆已经关门打烊了。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按照我们提供的新闻素材需要,采访组需亲自到老教师的家中去采访。可是老教师的家,在三十多里之外的一座大山上。由于山路坡度大,崎岖难走,一些来自城里的司机大都望而却步,对于来自省电视台的司机来说,就越发不敢冒然驾车行走。我们中其中一人曾提议到学校附近,随便找一家农户来顶替拍摄。但这位年轻的记者对于我们的提议持反对的态度。于是我们只好于第二天一大早,从镇里租用当地一辆面包车,由一名具有丰富山地驾车经验的当地司机来驾驶。我们首先行走十多里的河谷之后,然后沿着“之”字形盘山公路向山顶攀登上去,我们胆颤心惊地行走了两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山顶,来到到了老教师的家中。在老教师的家里,这位记者如愿以偿地采访到老教师患病的妻子、已经出嫁的女儿和一位邻居,并还步行了五百米,气喘吁吁地来到山凹里老教师自家的玉米地里去拍外景。

      按照我平时陪同媒体采访的惯例,这位老教师的采访大约需用一天的时间就搞定了,可唯独这次艰辛采访,我们竟然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采访终于结束了,直把我们一行人累的腰酸腿痛,疲惫不堪。

      山区老教师的事迹固然令我感动,但这位年轻记者的敬业精神更令我们敬佩,他对工作、对事业尽职尽责、孜孜不倦、执着追求的严谨态度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位名人说过:“如果没有留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么自己的日子就会白过。”回首我们走过的日子,一生无所追求,事业平平,在自己的工作中,常常缺乏细心、认真和热情,甚至连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有滋有味、如歌如舞的境界,白白地让美好时光从身边流走。

      我不知道这位年轻记者的名字,只知道他姓田,是省电视台新闻部一位优秀的年轻记者,他激励我认真走好每一天,留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不断增添我生命的亮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