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俊:仰慕荷的风度
- 作者:杨智俊 更新时间:2013-08-02 03:02:2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73次
再也没有比荷更美丽的诗歌的意象了!
它可以很壮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可以很纤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它可以很古老,“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也可以很现代,“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荷,千百年来从未离开文人的视野和心灵,在不可胜数的咏荷佳作中,它们总以一种清新淡雅、遗世独立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便使人不由地仰慕荷的风度了!
屈原在《离骚》留下这样的吟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达了一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唐代诗人李白在《折荷有赠》一诗中这样写:“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开篇便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更是将荷的风度和韵味写到了极致,后人再难以企及。为什么?在那一个个人与荷对望的瞬间,荷花能够如此打动文人的心,激发创作的灵感,从此留下这一篇篇咏荷的锦绣华章?
那或许是因为荷有一种风度,清新,坚强,不媚俗,有风骨。试想,在一片或辽阔或狭小的水面上,荷叶亭亭袅袅,或粉或白的花朵点缀其间,好似柔弱无骨的少女。然而她们却能禁受狂风暴雨的袭击,雨过天晴,依然平静而美丽。她们从污泥中长出,却依然能保持纯洁,不是难能可贵吗?就连它的香气,也是幽幽微微的,没有一点强加于人的意味,谦卑低调,令人爱戴,令人敬重!
因为荷的这种风度,佛家视其为圣物,成为寺院里必须种植“五树六花”中的一种。佛家讲普渡众生,要将芸芸众生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所以当年佛祖便以莲为喻,向世人阐释佛法的要义和主旨。走进佛教寺庙,莲花的形象随处看到。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便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流露出无限慈爱和悲悯……
小时候生活农村,可谓孤陋寡闻,从未见到荷花。记得有一年,跟着爸爸去县医院探望一位亲戚,从医院出来,我们走上一条大街,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阳光热烈而透明,在路边的河渠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荷花,水面上一大片碧油油的叶子,粉色和白色的花朵点缀其间,显得美丽而圣洁。而且,听说整个县城几乎所有水面上都栽种了荷花。一个种满荷花的县城,该是多么美丽!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这个县城——磁县(古称磁州),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荷城”,种荷的历史悠久,尤以种植白莲藕闻名。磁州白莲藕白净、粗长、皮薄、脆嫩、无渣,三国时期就被列为贡品,由藕吏督办,逐岁进贡朝廷。“御路荷花”更是磁州十大美景之一。
进入九十年代后,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一些河道也被沿街的商铺用水泥板封住,摆上摊位做生意。从此,美丽的荷花消失不见了,令人扼腕叹息。磁县也仅剩下一个“荷城”的名号,令人凭空想象昔日的盛景。
后来,县里修建了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对城区内河道进行清浚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还不能种植荷花。中华慈大街修通后,沿路绿化带上栽种了不少荷花。隔不远就能看到一处荷塘,绿油油的叶子铺满了整个水塘,清幽的香气隐约可闻。岸边,柳荫浓密,曲径通幽,还配有假山,亭廊,尤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磁州荷城的盛景得以重现。
荷,常观可清心养目,修身立德。仰慕荷的风度,便可去此一睹荷的风采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