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译林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选集》”(英文版)项目启动暨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和中国大陆与香港多所高校和科研出版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项目启动仪式由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王宁主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苏竣、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以及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刘世生等分别致辞,并向项目首席专家和国际顾问颁发了聘书。
研讨会上,王宁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作了主题发言。王宁从跨文化比较文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详细地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方的翻译、传播和接受,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北欧和荷兰的翻译和接受状况为例,论述了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的接受和研究。他指出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欧洲的接受状况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得中国文学在西方汉学界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国内学者建立的经典,另一方面则由于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和文学翻译家的缺席。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不厌其烦地追踪西方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却鲜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考察中国文学在西方的传播和接受。在翻译界也是如此,众多译者将所能找到的西方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译成中文,却极少有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被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这种文化上的巨大“逆差”与中国外贸的“顺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翻译重点也应该从外译中逐步转向中译外,这就对翻译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陈晓明在发言中指出,现代性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传统,它的形成实际上消解了西方的文化霸权,只有将最激进的现代性与本土的民族性结合起来,才能最公正地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不公正评价相反,他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出现了空洞的脱离实际的演绎,使得人们不去关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因此他呼吁,文学理论批评应该返回到对文学文本的阅读和关注。
在研讨会发言中,学者们还就文化翻译与文学经典的构成、中国“五四”文学的世界性特征、文学经典确立的标准和相对性、翻译的忠实与译者的主体性之关系、文学接受与传播的有效性等论题展开广泛讨论。
《20世纪中国文学选集》(英文版)是译林出版社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立项并得到资助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的重点项目。该选集由6个分卷组成,每卷约50万字,全书共300万字,分别为《长篇小说卷》《中、短篇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散文卷》和《理论批评卷》,计划精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钱钟书、郭沫若、艾青、戴望舒、李金发、臧克家、丁玲、王蒙、冯至、卞之琳、胡风、周扬、朱光潜、李泽厚、王安忆、莫言、余华、苏童等20世纪中国经典作家或文学理论批评家的代表性作品。这是中国首次向国外、主要是英语世界的读者,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及理论批评的概貌。该选集的选目将同时体现世界文学的视野和中国学者的视角,惟文学性是取。出版方希望,该书的出版能改变国际中国文学研究的现有格局(即由西方汉学家主导地位),对于中国文学真正走出国门进而汇入世界文学的主流,以及对中国学者掌握国际中国文学研究的话语权起到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