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谢忠民:曹操三绝
    谢忠民:曹操三绝
    • 作者:谢忠民 更新时间:2013-06-07 03:04:38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00

    鲁迅谈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旷世诗才

    综观曹操的诗句,使人感到震荡。诗人写了《薤露行》与《蒿里行》的姐妹篇,明代锺惺的《古诗归》称这两首属于“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曹操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汉末形势的认识,而且使得诗句不同于史书式的客观叙述:“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沫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这首《薤露行》描写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亡,太子刘辩即位,灵帝之后何太后之见,大将军何进胸无谋略,优柔寡断,虽欲铲除宦官,反而误国殃民,身罹其害,造成了一位接到密召的军阀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强迫挟持献帝西迁长安的凄惨局面,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曹操具有悲凉慷慨的格调,以此对汉室倾覆的悲伤与感叹。陈明祚译说曹操的诗:“本无泛语,根在性情,故其跌宕悲凉,独臻超越。”《薤露行》说明了曹操诗歌的跌宕悲怆情调归于感情的深厚诚挚与出语的率真朴素。另一首《蒿里行》里曹操用十分凝练的语言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初平元年(190),函谷关东的各州郡军阀起兵打出讨伐元凶董卓,匡扶汉室的旗号。然而,这支联军中的众将各怀私心,都想借机扩充自己的力量,无人敢于率先与董卓交锋,曹操对联军的驻军不动十分不满,毅然独自引领三千人马迎战董卓,虽然战争失利,但体现了他在这历史动荡中的正义立场。诗人将笔墨从指出军阀各自纷争的场面转向描写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连年的征战使得将士长期不得解甲,全身满是虮子、虱子等,无辜的百姓深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满山遍野堆叠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无法听到鸡咽之声,正是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曹操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诗里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深感担忧,悲怆愤懑的感情一下子全凝在诗意中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回过头说到《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正是夜天,明月皎洁,曹操置酒设乐,取槊立船,慷慨而歌,发出《短歌行》的其中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霞,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触忧,唯有杜康。”曹操深知一条成功之路,如果要治国天下,就先要有经天纬地之能人。所以,他对人生短促的感叹,然而不是因流年易逝而贪生怕死,就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曹操觉得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为了执着于有限的生命,珍惜有生之年,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更可贵的是一篇《龟虽寿》的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可见,曹操的诗确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得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尊重自然规律,认为人总是要死的。古来雄才大略主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然而只有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确有清醒的认识,他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发出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的见识是难能可贵的。曹操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到了晚年,形老体衰,但是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会停息。接着,曹操以功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其中所写“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指是保养身心,健康愉快,乐观奋发,延年益寿。他说到人在有限的生命面前也不是完全无限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这诗来说,它确是一篇绝妙的人生论!《龟虽寿》是一首诗歌,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以独树一帜的“建安七子”风格开创建安文学的功绩。

    在千年古诗中,只有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人物才写得出来,至今读来,犹觉豪气逼人。曹操笔墨的简练,运驾语言的能力,体现了他积极向上和心胸开阔的情怀。曹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他的诗章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双重人格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时,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如此血腥统治,迫使诸侯们团结起来对付这位暴君。讨董的发起者是曹操,也是组织者。然而,董卓并没有被打倒了,扬长而去长安,扔下来的是一场狗咬狗的游戏,由于这帮诸侯各自考虑个人利害,进行互相争夺而激烈交战的残酷场面。曹操从汉末的动乱中突拔而起,显露头角,跳出是非,挥师山东。曹操独自发展自身势力,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赢得了政治优势。曹操与各支政治军事力量的激烈冲突时,他充满了艰辛危险的经历,开始了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曹操是一个雄图大略的人物,敢作敢为,实行“唯才是举”,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进步措施,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渐渐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为什么成功征服了群雄?因为他对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

    辞消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曹操战胜袁绍后,清点袁绍书信才知道自己部下勾搭袁绍,下令烧毁信件,当众回答:“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引起了众人的敬佩。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这四句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示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从客观条件上说,曹操本处劣势,但是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这一证明是官渡之战,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他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曹操对袁绍有很深的认识,所以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成,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我奉也。”结果,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三国鼎立之前,刘备在诸葛亮面前数次提到曹操才能过人。诸葛亮也在《隆中对》中赞叹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指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的谋略,夺取了以少胜多的成功。曹操之所以无愧为杰出的军事家,并以他的名字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主要是叱咤于汉末时期的乱世枭雄。

    尽管如此,但是曹操曾发生过一个可怕的故事,他隐姓埋名赶回家乡准备起兵诛董卓,自己觉得处境危险,十分警惕。他去投故人伯奢家时,过分的敏感,以为故人要杀他,就先下手为强,把吕家多口都杀了。事后曹操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母人负我。”还有一个故事,一次行军时,军粮不足,管理粮食的办事人说,用小斛好不好?就是减粮。后来军士鼓噪了,曹操就对当事人说,要借你的头来解决了,意思是借当事人死以压众,把责任推在办事人身上。借一个人头应付过去一件危机。在曹操的私生活中,他说玩弄,而不是说爱呀、情呀,给人的印象是色魔,所以被称为“奸雄”。曹操有多少女人,已经无法统计,因为遗留至今的资料很不全面。但是从《三国志·后妃传》中指出曹操早有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后来拜为王后),还有《武文世王公传》中所说的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这些人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她们(丁夫人除外)一共给曹操生了二十五个儿子,没生儿子的女人当然还有。曹操生前有这么多女人,还要不断地采择野花供其玩乐。女人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如何?引证两个故事来说明《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爱姬有一天陪曹操午睡,曹操枕着爱姬,对她说:“过一小会儿叫醒我。”她见曹操睡得很熟,便没有叫醒他。等到曹操醒来,发现自己睡过了头,就把她活活打死了;《世说新语·假谲类》:曹操常说:“我睡觉的时候,你们不能随便接近,如有人接近我,我就要砍人,我自己也没有知觉,左右之人必须小心谨慎。”有一次,曹操在假寐,爱姬给他盖被子,他马上便把她杀了。这些故事未必完全属实,但是可能发生的事,绝不属于情理之处。帝王总是要防备有人害他,这种人根本就不尊重妇女的人格甚至生命。历史上关于曹操的人格众说纷纭,他被骂为奸雄的主要行为是由于他把扶汉献帝。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助汉朝廷,只是借皇帝之名以压服别人罢了。他实际上是在树立自己的势力,最后替换汉刘的帝位。所以这是最大奸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从黎民百姓的角度出发,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是陈寿写于《三国志》表明晋朝的正统,因此对曹操的评价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这样实行“唯才是举”,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样。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曹操在内政方面创立屯田物,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1959年初,史学界、文学界掀起沸沸扬扬的“为曹操翻案”之风,毛泽东对于曹操的看法:“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土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郭沫若也发表《谈蔡文姬的﹙胡筋十八拍﹚》:“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然而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了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志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

    无论是小说、还是正史,差不多都把曹操塑造成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才气过人的真正英雄之正面形象,也把他塑造成阴险怀疑、手段毒辣、诡计多端的霸主政客之反面形象。曹操饱受赞誉,被视为盖世英雄;遭受挞伐,被看作白脸奸臣。曹操这样赢得称赞和谩骂,随着历史的变化,评价他一下子火热了起来,可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

    坟墓奇谜

    曹操的原墓究竟是哪里的?由于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向来为世人所熟知,“曹操墓”的真伪之辨越来越谜。毫无疑问,这个墓谜是千真万确。“曹操墓”的各种疑问已经成为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探讨墓谜一直至今不尽,疑问声浪此起彼伏。千百年来,关于曹操的许多问题扑朔迷离、异说种种,由此产生对曹操的许多怀疑和曲解。曹操对自己的墓葬非常重视,他自己生前曾两次专门指定自己的安息之地,他在《终令》中明确地写道:“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乡大夫居后。汉制示谓之陪陵。其公卿大夫、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这份遗嘱《终令》其中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西门豹祠是当年百姓为治邺有功的西门豹修建的祠。郦道元曾经在《水经注》中对西门豹祠有过描述。但是这座祠后来损毁了,后然人又重建。宋代曾经立碑,考古人员根据宋代所立石碑推断出来曹操的“西原”位置就是漳河岸边不远的高岗。安阳当地的测绘人员曾经专门对这处漳河岸边的高岗进行测绘,发现这处高岗比漳河河岸高12米,符合曹操自己要求“不封不树”、土地较为贫瘠的状态。考古人员后来发现了一件重要文物——鲁潜墓志,这么明确记载了鲁潜墓与曹操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基本上可以推断出曹操墓相对准确的位置。根据历史上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对曹操下葬时的描写,曹操当年下葬时按照他自己“薄葬”的要求,一切从简,按照曹植当时的记叙,曹操下葬时身上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陪葬的大多是陶器,没有金银,甚至连自己常用的印绶都没有陪葬。

    可是,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袁绍手下担任幕僚。袁绍与曹操作战时,陈琳曾经写过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后世一般都叫“讨曹操檄”,陈琳这篇檄文铺张扬厉,气势逼人,引古论今,酣畅淋漓,颇有战国时期纵横家之风,此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檄文的佳作,历来为人传诵。假若不是陈琳揭露了事件真相,曹操盗墓的史实恐怕就难辨真假了。在陈琳所作的檄文里写道:“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陈琳所作的讨伐曹操的檄文里透露曹操盗刘武墓的情形,曹操单单选中刘武的墓就是看上了他墓中大量的随葬宝物。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兄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别是创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曹操从刘武墓中盗走了多少宝物?据说《艺文类聚》上有这样的文字:“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相传曹操本来头风发作,看到陈琳写的檄文时,惊出了一身冷汗,竟然忘了头疼。袁绍兵败后,陈琳归顺了曹操集团。曹操对陈琳说:“你以前跟袁绍时写檄文给我,只需列举我本人的罪状就行了,为什么要往上骂我的父亲和祖父呢?”陈琳当时听到曹操这样的态度,立即低头承认自己有罪。曹操确是个爱才的人,没有进一步追究陈琳。从曹操一番话来看,他既没有承认自己的盗墓行为,也没有否认。曹操盗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盗到黄货、白货什么的,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财源,四处挖掘墓葬,盗取金银财宝。鲁迅在《清明时节》中也写到:“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他的儿子却做了皇帝,自己竟被谥为‘武帝’,好不威风。这样看来,死人的安危,和生人的祝福,又仿佛没有关系似的。”曹操是名副其实的“寻宝派”盗墓之王,而且是“天玉级”人物。曹操这一盗墓动机,代表了绝大多数盗墓者的想法。后来有些地区的盗墓贼把曹操奉为“曹天王”的行业神,供奉了起来,在行盗前会给他上炷香,保佑平安多发财。有传说称,曹操死后为了防止自己的坟墓遭到同样的命运,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七十二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葬入事前准备好的墓室内。曹操这么建了好多疑冢并施行秘葬,正是南宋时期的《舆地纪胜》中称:“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七十二,”连同时的罗大经所著《鹤材玉露》中也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于是,后来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坟,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鲁迅以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为例说明了很多古代名人的墓很难确认,而人们想要掘墓来证明哪些是真正的名人的墓,就必然是他所写过的“相传曹操怕死后被人掘坟,造了七十二疑冢,令人无从下手。于是后之诗人曰:‘遍掘七十二疑冢,心有一冢葬君尸。’于是后之论者又曰:阿瞒老奸巨猾,安知其尸实不在此七十二冢之内乎。真是没有法子想。”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短篇小说家蒲松龄曾经写过《聊斋志异·曹操冢》: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日:“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心有一冢葬君尸。’守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鸣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

    显然,蒲松龄是一个“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的才子,因此专写鬼狐怪异的故事,居然钟情在于曹操的坟墓之谜。但是,历史上曹操从来就没有建过七十二疑冢,而这似乎是很多人心中曹操是个大奸贼的明证,从一开始就是被后人杜撰出来的。曹操的墓葬之谜实际上一直和曹操在民间形象的巨大变化息息相关。难怪唐太宗世民时代,他东征高丽时拜祭过曹操的陵墓,高度称赞曹操:“那时候,曹操没有什么七十二疑冢,他的陵墓位置是确定的。”

    从此可见,曹操临终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离群索居,死后葬身何处,结局是后世考古界的未解之谜。曹操墓究竟在哪里?还是七十二疑冢在其他哪里?曹操的坟墓是否可信?其物是否可信,其文是否可读,这个成为跨年度热点的今天。这样一来,曹操的坟墓在后世人间心目中就成为千古之谜了。

    事实证明,汉末三国的历史,没有一个人物的形象能比曹操更多复杂一些。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