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新诗 >> 影视和图书究竟谁傍谁?
    影视和图书究竟谁傍谁?
    • 作者:钟菡 姜小玲 更新时间:2010-02-23 02:15:3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2709

        在动作大片《十月围城》攻占贺岁档之前,与之配套的影视图书《十月围城前传》先声夺人,率先上市作了“剧透”。长期以来,影视图书一般都是跟在影视剧后,哪部影视作品火了,必定有相应的影视书“如影相随”。如今,惯例来了个乾坤大颠倒。影视和图书究竟谁傍谁?

        影视热播扩大原著影响

        图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一直 “纠缠不清”。从好莱坞到张艺谋,大部分的影视作品“孕育”自小说(图书),人们看了电影再知道小说。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让大家关注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也因此,影视剧热播扩大了原著小说的影响,带动销售量。颇受关注的影视剧《亮剑》《朗读者》等,之前市场上都有原著小说却并不热销,随着影视剧的播出才迎来热销势头。前不久 《蜗居》热映,六六的同名小说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出版,一直乏人问津。而电视剧甫一上演,便创造了一个月内销售四十万册的奇迹。

        严格来说,这些只能说是 “原著”,与影视的关系仅仅因为它的“被改编”。随后大量出现的根据影视剧本改编的同名小说或图文本出现,才衍生出了“影视图书”这一新品种。这些影视书“追”着影视作品跑,期望能搭上影视剧的“东风”,在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

        影视剧和图书捆绑互动效应

        尽管出版界一度热衷于出版影视书,但影视书销售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那些把银幕、荧屏画面简单地“搬”到纸上的“截图书”或图文版。即便是将剧本改写成小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觉得“不如看电影、电视剧更直接更生动”。据书店营业员介绍,在书店,这类影视书翻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上海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张安庆认为,影视作品并不总是能带动小说的畅销。说到底,一部小说能否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还得靠其自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对于之前的“追”着影视跑,如今的影视书更多扮演“领跑”角色,为影视作品的亮相提前造势。像电视剧《新结婚时代》未播,图书已先红;《十月围城前传》也是比电影《十月围城》提早上市,以“剧透”为招牌,再加上《十月围城前传》由不足三万字的剧本故事扩展为约十五万字的小说,把《十月围城》电影所涉及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还原、修正,反而让读者对即将登场的电影充满了期待。 “影视图书能吊起读者的胃口,读者读完小说之后,往往会产生看影视作品的兴趣,反倒成为影视剧上映前的预热”。张安庆如是说。

        水乳交融才是最好的境界

        图书和影视,究竟是谁傍谁并不重要,两者能相辅相成、互帮互带才是最好的境界。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影视图书开始步入全媒体出版,不仅有手机和互联网在线阅读,CD、mp3形式的录音书也在逐渐推广。 《十月围城前传》更加入了电台听书的形式;最新大片《孔子》同步推出的改编小说也采取了全媒体出版。业界人士认为,影视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其命运是与母体影视剧捆绑在一起的,如果影视作品本身不成功,其衍生物——影视图书的水准即使有质的提高,恐怕也很难成功。不可否认,全媒体出版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小说的影响,但是否能真正被读者接受,还是要看其自身品质。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