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走上街头,风和日丽,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现代生活的节奏让逛街变成一种奢求。人来人往,明明是在自己的城市里,却隐隐有种陌生感,大概是久不上街的缘故吧。路边有乞丐和小贩,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着一种别样的和谐。
我的目光突然被一位哑巴小贩吸引,顺着他的手势看去,路边的大理石台阶上,一溜放着十几本泛黄的小人书,是那种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有位父亲一边付钱一边告诉身边的孩子:“这就是爸爸小时候看的小人书,那时候在学校里能拥有几本这样的连环画,可就别提有多神气了!”是的,我看这些小人书的那个童年时代,是没有多少儿童书可看的,不像现在的孩子,漫话、童话、口袋书,包装精美,随处可见。记得那时我曾有过一本《墙头马上》,一本《间谍》,一本《佐罗》,爱如珍宝;再就是在学校门口,每天中午早早的吃好饭,到校门口摆小人书摊的老爷爷那里,搬个小板凳,出2分钱,就可以津津有味地一直看到学校上课铃响。现在这些小人书就在眼前,我像是遇到了老朋友一样开心,迫不及待地挑了十几本,高高兴兴地买下来。我想,一来这连环画可以重温我儿时的旧梦,二来儿子一定也会很喜欢的,至少会感到很新奇。
拿到家里,乐颠颠地向儿子炫宝,谁知儿子只翻了一下,提不起半点兴趣,转身就钻进房间打游戏去了。我失望得很,从中随手拿起一本,书名是《燕燕》,翻开就放不下了,一口气看完。这是一个旧社会的故事,说的是一名落魄书生李维德风雪之夜投奔舅母总镇夫人,舅母因利害关系拒不相认且不让进门,丫鬟燕燕见其可怜,送他一枚金钗相救,三个月后李维德家中蒙恩大赦,归还家产恢复权势后到舅母家里问罪,再次遇见燕燕,见其美丽动人便勾引其私下相好,信誓旦旦要与之永结同心,后又遇见舅母的外甥女莺莺,贪慕莺莺有财有貌,抛弃了燕燕,还命燕燕为之作媒,燕燕在李维德和莺莺的新婚之夜含恨自尽。这在七八十年代是个非常普通的控诉吃人的旧社会的故事,那个时代连我那不识几个字的母亲也知道,旧社会百姓生存的痛苦和对女性的不公平,常常对我说:“新中国解放了,妇女解放了,不用缠小脚,可以自由恋爱,可以和男人一样做自己的事业!”
时间很快,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当我从路边捧回少年时的读物,想起当年的生活和当时大人小孩一致的社会观念时,觉得已经非常陌生,仿佛是从坟墓里冒出来似的!现今人们早就不在讲什么受压迫受催残的封建社会了,女性早就解放了,时间并不长,这二三十年,变化太大了啊!妇女解放了,离婚成了家常便饭,婚外恋成了理所当然,古代男人纳妾,现在富婆找鸭,婚姻常常变得千沧百孔,电视、网络无处不在宣传着欲望,艾滋病成为定时炸弹,色情杂志随处可见,原配对付小三的密决到处流传,官员富户包养情妇的案件屡见不鲜……这个世界纷纷乱乱让人手足无措。
我的父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批家庭,那时候,没人会这样肆无忌惮,连离个婚也要被人戳破脊背,不得不让我们怀疑,这到底是怎么了?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那时候没有电视看,但我总有讲不尽的童年故事,小人书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当学到课本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会想起我家屋后的那个菜园子,和百草园并无两样,因此倍觉贴心尽意,童年就是这样有声有色地过来的。而我常常为我的孩子担忧,怕他长大后想不起来他的少年快乐时光。拐卖儿童和路上的飞车吓得我们不敢让他单独出去玩,公园里不能爬树掏鸟蛋,没有闲暇的百草园,捉不到知了和纺织娘,他们所能看到的是暴力的奥特曼,毫无美感的电脑合成动画片;玩的是电脑偷菜游戏,QQ聊天;吃麦当劳肯德基垃圾食品;穿名牌衣服和鞋子,同学中的互相攀比……对孩子的教育,这些没有一样是有益的,而正是这么多无益的东西还处处存在,时时刻刻地渗透在他们的生活里,充斥在他们的假日中……当我的孩子扔下我买回的小人书时,我的心中只有深深的失望和无尽的担忧,我在我少有的工作之余,除去做家务,能给予他的时间往往太少了,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思想是否能和他的身体一样健康成长呢?
朋友常劝慰我,时代是进步的,我们要看到神舟七号已经上天,中国已进入世贸组织,国人已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要看到一个社会前进的大方向,不能斤斤计较于生活中的小事!是的,我所担忧的虽然是问题,但人得往好的地方想,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如此,必须如此!而这些问题一日不解决,我就一日不得安宁,常常会在睡梦中惊醒过来,看着漫漫长夜,不知道在这样暗沉的夜色里,还有多少罪恶正在发生,有多少孩子沉迷在网吧,有多少父母彻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