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举国上下展开了全面的抗日战争。这一年,孙犁24岁,是个默默无闻的农村知识青年。1933年,他从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家中无力支持他考入大学深造。有两年的时间在北平当小职员,不堪**黑暗的社会环境,愤而辞职回家,老同学介绍他到白洋淀的同口镇小学当了教员。刚刚一年,战争爆发了,小学校被毁了,在历史紧要关头,孙犁选择了参加******领导的抗日队伍。孙犁的文学创作,正是从1939年春开始的。他先写了小叙事诗;后写了散文、小说等等。1945年,在延安“鲁艺”时,他创作了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小说《荷花淀》,以及其后一系列反映冀中平原、冀西山区广大人民抗日斗争的作品,从而使他在新文学史上有了重要地位,成为荷花淀流派的创始人,与山西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并驾齐驱,成为解放区文学的旗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曾经在农村生活、战斗的一大批作家,纷纷进入了城市,很多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孙犁却“选择并执著了这一种”:搞创作,不当官。孙犁的选择是非常有道理的。10余年的战争时期的生活,让他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但战事频仍,戎马倥偬,生活极不安定,来不及下工夫搞创作(尤其长篇),到了和平时期,正好安下心来,把它们加工、创造出来。上世纪50年代初,丁玲有邀约他去《文艺报》工作的意向(不是做一般编辑),他当即表示不愿离开天津。不仅如此,他还劝告康濯,“我希望你不要去做什么全国文协吧”(即后来的中国作协),他督促康濯,“我希望你安静下来写东西”。孙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六七年时间,就完成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以及许多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速写和文学评论,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1966年,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而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孙犁依然敢于坚持写作。1972年后,他一边为被查抄去又发还了的书籍着装(包书皮),一边在书衣上写下了“身处非时,凋残未已,一息尚存,而内心有不得不抒发者乎”的文字,从而保存了“数年间之心情行迹”。在同居一室的人奉劝他说老干部还要被抄家,最好把那些书皮上写的字“收拾收拾”,他依然如我,照写不误。在“四人帮”被粉碎两个月,他就写出了深情怀念被迫害致死的战友远千里的哀挽文章《远的怀念》。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写到耄耋之年。他在将近20年的时间,出版了10个集子,总计400多篇,130多万字,与“文革”前写的作品相差无几。
孙犁在关键的时刻,都做出了有决定意义的选择。如果有一次选择不当,都不会使他的文学事业获得圆满的结果。(刘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