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峰:刘瑞胜的兰花艺术赏析
- 作者:黄秀峰 更新时间:2013-04-08 04:19:07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89次
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 。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既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中国画中最常见的题材,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以及艺术家们都对兰花高洁的性格所折服,把自己对兰花的赞誉融入毫端,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的佳作。
2013 年3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泰安诗人张向红给我引见了一个发誓要 做中国当代 画兰第一人的艺术家---潍坊人刘瑞胜。
自古以来 潍坊多名士,大学士刘墉、郑板桥等历代文人骚客都给刘瑞胜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97 0年出生于潍坊城北的他对艺术有着很特殊的兴趣,在邂逅画家、书法家、治印名家陈寿荣先生后,更是对艺术情有独钟,在陈寿荣先生的引荐下,拜著名画家孟峤先生为师学习绘画。走进浩瀚的艺术世界,刘瑞胜目不暇接,艺术海洋博大精深,名家荟萃,各有 千秋,要想在艺术世界里成就自我,成就自己的艺术事业,仅有热爱是远远不够的。孟峤先生曾多次对刘瑞胜说:术业有专攻,你看看自己适合往那方面发展,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成功!
孟峤先生修为不凡,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个敦厚的师长,授徒六十余人,各有成就,也源自孟峤先生的慧眼独具和教徒有方。
听了老师的话,刘瑞胜仔细梳理了自己的喜好。他发现,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 郑板桥画竹,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都能成就自己,名垂后世,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够找一个突破口呢? 他仔细研究了历代画家的画作,要想成就自己,选 择兰花作为自己艺术的专攻方向,中国当代现代的艺术大师们还没有专门把兰花作为专擅画技的人。从此,他也和孟峤先生一样,工作之余专心研究历代画家画兰花的技巧,有空就刻苦历练,风雨无阻。从赵孟坚的《墨兰图》、文徵明《兰竹石图》、 马守真的《素竹幽兰》到近现代齐白石的《兰花图》、吴昌硕的《香骚遗意图》、陈半丁 的《兰石馨香》、徐悲鸿的《兰花图》、张大千 的《兰花图》、李苦禅的《兰竹双清图》以及启功《兰竹图》都让他叹为观止。历代大师在他的面前树起了一座座山峰,如何攀登,如何超越成为他努力的方向。 刘瑞胜在画兰花的过程中,即遵前人 画兰的要义,在运笔、起势、顿挫、虚实、顺逆、意蕴等方面可以领会,又在历练的基础上把 握兰花主体方面大胆创新。他的兰花叶虚 花实的运用很独特,不仅整体上凸显简约之势,还在 意蕴的逆顺方面让人感觉出大胆,不凡灵动婉约之美。真正在意、力、韵、趣方面达到物我两忘,笔随意动的境界,颇受人们称道。
“勾兰之妙, 气韵为先,”刘瑞胜认为,画兰之人必须要有凛然正气,不具君子之风的人是画不出兰花的那份柔弱之中所蕴含的幽傲之骨的。在平时,刘瑞胜是个闲不住的人,行武出身的他,既有军人特有的那份刚勇之气,又有艺术家所具备的善于发现的特质。一块石头、一方山水、都能让他赋予新的生命和底蕴。
刘瑞胜热爱自己的家乡,张择端、郑板桥、刘墉这些在历史长河中闪光的名字让他刻骨铭心,他发誓要让这个闻名中外的风筝之都因为有他而骄傲。因为家中兄弟排行老三,自己要在张择端、郑板桥之后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人,自己以“鸢北三少”自居。
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山南海北,大江内外,他的名字在省内外的大展中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同行的瞩目。相信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他会越走越远, 技艺会日臻完美。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