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周习:范稳的文化写作
    周习:范稳的文化写作
    • 作者:周习 更新时间:2013-03-25 04:02:54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784
     

      早上醒来,想到了南海观音,就想到了中国的佛教,顺着就想到了鲁院班里的同学范稳,因为他的“藏地三部曲”(包括《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写的是就是藏传佛教。

      范稳不但不高大帅气反而背有些弯;嗓音不但不洪亮反而有些沙哑;头发稀疏柔顺,大脑门儿,鼻梁上架一副近视镜;清瘦的身段、由内而外散发出书生的儒雅,给人的感觉反而很顺眼。由此,大家不光喜欢他的小说,也喜欢他这个人。

      据说他有时不按常规出牌,如喝酒即醉,这是别人说的。但我们大伙在一起喝过几次酒,却没见他醉过,倒是有着四川人的巧嘴巴,或者做个怪样子,逗得大伙笑个不停。后来才知道,一喝就醉是他深入牧区同牧民打成一片练就的本领——和最像男人的康巴汉子喝酒的后遗症。真是醒也文学,醉也文学,为了文学,醉又如何!

      他是班里的“文学大哥”,第一个跟大伙分享创作经验的就是他。那是一个下午,他要讲自己“从经验写作转到文化写作”的事。他早早地坐在前面,很认真的样子。他先是用幻灯片把自己在云南滇藏地区生活的照片一一投在屏幕上展示给我们。我们看到蓝天白云雪山下,一张骑马的照片特别帅气,还有藏区牧民的生活,都非常鲜活。

      接着,他就讲创作情况,讲什么是文化创作。他说,自己写一部小说至少得3年:第一年到藏区去采风去生活,第二年埋头读书——读西藏研究的资料,第三年才扑下身子开始创作。正因为他有着这样严格的创作要求,《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才会写得这么好,每一部都冲上了《长篇小说选刊》这块高地。他说,10年来我做了一桩有意义的工作,把3本书奉献给我的读者,供奉给那片神奇的土地。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我书写了这片大地,而是这片大地召唤了我。

      范稳说,天地之间的事情比你苦思冥想的还要多。你在书房里绝对想象不出一个藏族人如何走进天主教的教堂,如何用唱山歌的嗓子吟唱赞美诗;也想象不出澜沧江边的盐民们怎么用最原始古老的方法晒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你更想像不出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三种宗教如何在这片狭窄的峡谷里从血与火的争斗到水与大地般的交融与宁静。他说,“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藏区的大地上行走,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出路。”

      对于范稳的小说,一位评论家曾说,“很久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没有人如此怀有激情地表达过宗教,也少有人如此热烈地描写那些荒蛮而瑰丽的大自然风光,更难得看到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神灵的碰撞迸射出的火花。这是文化、信仰与生命强力碰撞交合的瑰丽画卷,垂挂在当代文学荒凉的祭坛上,它是对一种生命史的祭祀,也是对一种宏大写作的哀悼。”

      他极力主张一个职业写作的人要从个人经验写作转到文化写作上来。

      很多同学对他的创作经历感兴趣,不断对他提问。他诚恳地说,1986年他就开始发表作品,写过都市题材、历史题材,写了10来年,也没写出什么名堂来。后来云南人民出版社搞了一次活动,叫“走进西藏”,7个作家分别从不同的线路进入西藏,他走的是滇藏线。去了以后觉得这块文化资源对他来说是无价之宝。藏文化很博大精深,尤其是藏民族作为一个全民信教的社会形态,那种信仰的虔诚,在这个信仰荒漠的时代很让人震撼。于是他发现这块富矿以后,全力以赴去挖掘,选择藏文化作为他写作的突破点。

      范稳曾经把这种写作的模式称为“地质找矿”。他说,找矿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先是普查,地质队员沿着可能成矿的地带按图上标好的路线走,发现有成矿条件的地点就标在图上;然后是详查,手段是挖槽、挖坑,解剖地表;成矿条件被进一步揭示出来后,就沿着矿脉打山洞,上钻机,就这样把一座矿山的情况摸清楚了。写作其实也是这样,对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历史的认识,你先到处跑,然后感觉某个地方有戏了,你就扎下去,用各种手段去探明它所蕴藏的文化宝藏。在他看来,西藏及藏民族文化就是这样的一座文化富矿,在云南的各民族,都蕴藏着很丰富深厚的文化矿藏。关键是你如何去发掘它、学习它、表现它。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执著。满满的,旗开得胜。

      他用自己的写作经历详细说明,希望我们对“文化写作”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范稳的身上,我想到:每个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创作自留地、应坚持自己的东西,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是尼采的那句话:在你立足之处深挖下去,就会有泉水涌出。

      一天晚上,我正向葛水平请教,范稳和丁天来了,葛水平忙用茶相待。范稳侃侃而谈,丁天很安静,范稳谈他对同学创作情况的看法,很想在同学中创造学术氛围,我惊奇于他的健谈和对同学的热心。那时我想,如果要开作品研讨会,让他主持,一定很棒。

      范稳很聪明,有点狡黠,要回云南一趟,早把请假条写好,让我去机场送他,然后让我把请假条交给孙老师。回来为答谢我,说买了一把葫芦丝送我,我期待着。最后却失望了,范稳找不到葫芦丝才想起来忘在飞机行李架上了。

      在鲁院期间,他的《大地雅歌》要出版,他坐在我和毛竹的对面,很真诚地告诫我们,和出版社编辑再要好,也要先签好合同,版税要讲得清清楚楚,不要过后有纠纷,这是最起码的。

      后来,我的作品《婚姻危机》要研讨,我对郭艳老师说,我写的是长篇小说,请范稳做主持很合适,她很赞成。

      范稳说,周习,你拿10年前的小说来研讨,很吃亏呀。但是,也有一位文学界的朋友说过,周习,你的《婚姻危机》不过时呀,现在有婚姻危机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座谈会上有了范稳的引导,大家发言很精彩。(周  习)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