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萧雨风:一个诗人的气场
    萧雨风:一个诗人的气场
    • 作者:萧雨风 更新时间:2013-03-08 03:49:47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68
    [导读]试品杨林接龙长诗《春夏秋冬》

          前不久,我博克里来了一位与《说唐全传》中名列隋朝第八条好汉的靠山王杨林同名同姓的访客,我知道此杨林绝非彼杨林,但还是礼貌地做了回访,孤陋中方知此杨林原来是一个较有名气的新乡土派诗人,也是自己同省籍的老乡。这种头衔没有刺激着我的神经,倒是那被他置顶的万元征评迷了我的心眼。凭良心说,站在比较文学的角度,单就杨林这份胆气、豪气、借力打力之气的气场,我等饿死诗人之辈无形之中矮了不止半截。如此牛皮之为莫非真的藏着一座待人开采的金矿?下意识里我便有了那种壮胆淘金的欲望,至于所淘是金是沙,有待方家笑涵。
      

    一,顶真妙用的技巧创新


        用前面句子结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而具上递下接趣味之顶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曾被很多诗联作者推崇,从而以达环环紧扣,引人入胜之效。作者在这点运用上可以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那点聪慧,将句与句之间的连珠和段与段之间的联环进行了创新,并融入春夏秋冬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自然规律,建构了此诗节与节之间,季节与季节之间的顶真,这种写作技巧的创新除了给人眼前以亮之外,也给诗界带来了欣喜。这种原诗引用因章节太多恕我在此不再累述,尚请朋友们自己去阅读中感悟。

      
    二,唯美唯情的人间烟火


        正被一些人渐渐遗忘的简洁和意境这两种诗歌传统,作者通过一种别致的感受瞬间披沙拣金中将这种传统并存于诗,再融入作者自己那份厚实的乡土情结和对生活积淀中的热爱,足以让受众反复玩味其中,可以说是《春夏秋冬》这部长诗唯美唯情的重要纤维,很大程度上使得诗歌肌理和肉身颇具人间烟火之气韵。比如:走进春天/我拉着又一根时间绳索/离开冬雪浩大的气势/把来时的路对折/潜入一棵油菜抽苔/心情黄灿灿地开始/张开的阳光,湿透地呼吸/跃跃欲试/细听/远的水声/正酣畅地奔来我,蹲在温暖的光线里/在站立的梦里醒着(立春);我在一枚蚕蛹里振动/裂开过去,从陈腐的语言中/挣脱出来/长舒一口气,头颈向上/向着清脆的天空/把芽孢抽出来/伸进树叶的呼唤(蛰虫始振);春,开遍湘江两岸/在我荡漾的酒窝里回旋/是星夜一簇簇火把/照亮了每一条奔跑的小径/照亮了游子绽放的爱情(桃始华);童年的蛙声,提着灯笼/在乡间田埂,潮水一般/灌满苍白的怀念/门前的小槐树,开着细碎白花/喊着我的乳名/我的脚踩在飘动的石板上/用信念支撑,摇晃的身体(蝼蝈鸣)……

      

    三,张弛有度的流动节奏


        张弛有度的流动节奏可以说也是此部诗作的特色之一,比如:低头看春蚕缓慢抽丝、握着来时的路、阳光盛行的屋顶、在虚脱的广场,装扮自由、坦坦荡荡在篮子里回家、苦菜花开在母亲的脸上、似水流年涌上回村的小路.......这样简洁而富有弹性的语言,整个诗篇中可以随手拾来,依附语言本身的张力自然而然地牵引着读者去亲近以至无暇联想。同时这些意韵怏然张弛有度的诗句横向流动的节奏舒缓有序,让人仿佛身处乐境不自觉地随曲而舞;纵向流动的节奏舒缓有序更为明显,作者通过春夏秋冬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自然衔接,使用顶真的巧妙技巧缓慢舒展,环环相扣不显山不露水地让诗行美妙流动。
      

          只说好话不讲缺点或者只是隔靴擦痒地指出作者作品不足的地方常常是评家尊重爱护作者的老毛病,读者的我自然也染上点这样的不良习惯,但这始终影响不了我直爽的本性。《春夏秋冬》这部接龙长诗可以说是作者的心血之作,但个人觉得还是存有值得与之商榷的地方。比如:作者在追求诗歌风格创新的同时使用了太多生涩怪异的仿古语言,“獭祭鱼空、鸣鸠拂其羽、 蝼蝈鸣、仓庚鸣、雀入大水为蛤、征鸟厉疾、水泽腹坚”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中的注解为章节的标题及对每个季节所做的附注, 尽管作者出于期望其成为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基于作品所要面对的受众,除了让人觉得有点故装高深之外,也为此作品添加了稍许不轻不重不痒不痛的硬伤,同时难免为自己的气场钻了一个肉眼不足以发现的针眼,诗歌终究是再创作而不是书写历史,受众自有见仁见智的阅读套路。个人一直固执地认为,只可意味不可言传永远是衡量诗歌优劣的一杆天平,也是诗歌的本质之一,所以诗歌作者不必太拘于将自己归入何宗何派为自己划上一个无形的圈。总之以上这些废话尚不足以有损作者《春夏秋冬》这部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也真诚祝愿作者凭着自己的实力和诗人少有的气场在诗歌史上能够经得起时间的锤炼而留下出彩的可书可扬的生命种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