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陈先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陈先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 作者:陈先义 更新时间:2013-02-18 06:18:59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67
    [导读]朱金平和他的报告文学集《时代的变奏》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当首先必备的是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只有善于发现,才可能从纷繁复杂的世情万物中,寻找对社会有引领作用的新闻事件和素材。早在80年前,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就说过一句名言:“我为阅世而生,我为观察而来。”不管是对作家还是记者,这句话曾经被当作职业的格言。其实,善于发现,它应该是为文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对这句名家格言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是在读了同行朱金平的中短篇报告文学自选集《时代的变奏》之后获得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朱金平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多少年来,他上海岛、走边防,在生活的漩涡中摸爬滚打,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其中有不少作品在军内外获奖。然而,当捧读他浩浩48万言的这本题为《时代的变奏》的报告文学集的时候,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没有想到,一向少言寡语,为人低调的朱金平,在文学上竟还有如此丰厚的收获。而这些作品,只是他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能够发现问题、发现素材,说明他对生活有一种炽热的情感。

      《时代的变奏》收入了他18篇报告文学作品,这18篇作品,应该说篇篇都是他的力作。若从题材上说,从抗震救灾到卫国戍边,从缉毒探案到扶危济贫,从婚恋问题到独生子女教育,从人口问题到移民迁徙,可以说书中的内容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展变化的一个侧影。作者观察问题的视角不仅仅局限在军营,而是放眼整个中国、整个社会。他能够从琐碎的生活中发现潜藏的问题,从而经过艰苦而细心的采访写作,提出对全社会有益的警示,说明他对生活体验深刻。比如,发表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八一军旗下的新生代》这篇中篇报告文学中,他把文学的笔触指向了一个对军队来说既敏锐且十分现实的问题,即独生子女参军的问题。进入新时期,一个关于独生子女的问题提到了全社会的面前:不少家长不愿孩子远离家门。然而,谁来保卫我们的国土安全呢?作者把采访的脚步迈向军营与社会,进行了大量而艰苦的调研,用许多生动而具体的事例剖析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并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说,这是属于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大话题,而作者却从文学的角度,展示和分析了这个事关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朱金平的报告文学如果从新闻的视角分析,他不仅仅满足于所写题材的可读性,更不仅仅满足于新奇和热闹,而是从被其叙述的事件和题材中找到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益的思想性的内容来。这与那些只顾狩奇猎异吸人眼球的写作便拉开了鲜明的距离。比如,《军中之母》中,他写的是优秀班长彭光荣,同时对军队建设却提出了一个重要话题:班长作为兵头将尾,其素质将关乎军队的整体质量。在《维纳斯向我们走来》《吉祥之光》与《和谐移民的壮歌》等篇章里,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而是在这些生动曲折的故事里,洞见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从而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知晓自己的社会责任,我想这或许是这部书更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时代的变奏》写的是生活的“现在进行时”,文章叙述的都是我们生活中新近发生的故事。既然冠之以报告文学,它就决非是一般的新闻特写或人物通讯,更不是那些所谓的“纪实报告”。《时代的变奏》把握了一是新闻二是文学这两个关于报告文学的基本属性。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功底非同一般。比如,书中的作品《今生无悔》发表后,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为全国短篇报告文学一等奖,并先后被数十家报刊转载。书中的其他作品也都以丰富的文学韵味或为广大读者所称道,或在各类评奖中获得相应荣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讲究文学性。朱金平的报告文学叙事行文语言讲究朴实隽永,注重用细节说话。因此,他的作品捧读在手,常常给人一种欲罢不能的感受。比如,他的《今生无悔》,几乎一气呵成,以十分严谨的结构,讲述了战士赵增强见义勇为的英雄故事,很多看过此文的人都说,这是一篇充满激情、震撼人心、发人深思的优秀作品。其感动读者的不仅仅是作者叙述的故事,更有作者充沛的文采。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可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朱金平作品最突出的特色,是他运用写作干预生活的强烈的责任心。他的篇篇作品都能看出他对时事政治的强烈关注,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敏锐发现,都来源于他扑下身子在生活的第一线的实际体验。而这一点,在新闻乃至整个写作队伍里,几乎成为一种稀缺的品格。我们一些报人,不做采访,不到现场,不加思考,利用人家提供的文字材料信笔涂鸦,便可敷衍成篇拿到报纸上发表。于是,有些面目呆板、枯涩无味的文章屡见报端,受到读者的批评。有些作家,满足于道听途说,蹲在城里,不下阁楼,满足于从故纸堆里扒素材,所以,一些写古代王朝宫廷往事的作品,也常常以报告文学形式见于报刊或辑载成书。不论对新闻写作还是文学创作,这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阅读朱金平《时代的变奏》,最现实的启示就是,作家要想写出对社会有意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还是应该到生活的第一线去,在生活的现场寻找灵感,去发现鲜活的故事。生活之树常青,对报告文学这一新闻性极强的文学体裁来说,它永远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