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诗歌高地
>>
诗评
全部资讯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2014-09-05 03:12:56
贺敬波: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感
赤县神州战鬼魅同仇敌忾驱魍魉倭国膨胀伸铁蹄失败书上喊投降千万英魂笑九泉八年欲血国威扬勿忘国耻屈辱泪警惕妖魔掀风浪今日长城钢铁铸岂让外寇耍癫狂
[阅读全文]
2014-09-03 02:09:45
杨炼:我铸造一动不动的诗歌之点
用E-mail联系上杨炼先生的时候,他正准备出发去瑞士。他说:“我要在冰川上朗诵诗歌。”杨炼朗诵诗歌的地点常常这样神奇——比如在意大利卡普里岛Macerata音乐节的舞台之上,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艺术节的“露天大棚”里……他带着中文诗歌,行走世界。我们互加了微信,杨炼对照我的...
[阅读全文]
2014-08-27 03:00:07
张卫东:存在之诗的诗写本质与坚守
存在之诗的诗写本质与坚守——写在《存在诗刊》创刊十八年有这样一群人,虽然,他们属于无限的少数,匿居在人类的无穷岁月里,他们的谱系,是一群永远不死的精神同类。他们从各自时代的陆地、天空和海洋,共同秘密地前行。也许,时间的漫长与距离的遥远,让他们始终无法真正相聚,...
[阅读全文]
2014-07-24 03:21:25
诗歌何以现实?
诗言志抑或诗缘情,自古以来因得儒道文化不同的影响,诗歌就有着不同的走向。诗歌应该仰望星空,表达梦想,还是脚踏实地,描绘审视现实?有时候两者并行不悖,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狂风卷茅屋生出慷慨梦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
[阅读全文]
2014-07-14 02:39:09
郭金牛:“纸上还乡”的农民工诗人
生平参加的第一个国际诗歌奖颁奖礼上,47岁的郭金牛被一位荷兰女诗人索要签名。在印有自己诗歌的小册子上,他郑重其事地写下了7个字:“中国农民郭金牛”。 那是在2013年的北京大学,郭金牛的诗集《纸上还乡》获得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诗集奖,鹿特丹国际诗歌节...
[阅读全文]
2014-06-24 02:06:38
诗歌流派:标准与创新
1.这30多年来中国诗歌界出现很多流派名称,批评家和汉学家很关注这些表面的东西,作为诗人,你如何看待“流派”?张曙光:在我看来,至少存在着两类不同的流派,一是诗歌群体,就像绿林好汉那样聚啸成群,但没有一个共同的艺术主张和纲领,甚至在写作上也谈不上共同倾向。在1986...
[阅读全文]
2014-06-23 03:04:09
诗歌是植入体内的寂寞――当代诗人中海访谈
问者:月色江河(诗人、评论家) 答者:中海(诗人、书画家) 访谈形式:电子信箱 地点:淮安——张家港 提问时间:2014年6月2日 回答时间:2014年6月5日 月色江河: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写作历程。 中海: ...
[阅读全文]
2014-05-29 03:00:36
“80后”诗歌:在成人与成熟之间
尽管“80后”诗歌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中一个屡屡被人提及的话题,尽管“80后”诗人中不乏佼佼者,但代际划分仍然无法作为一个有效的标准。谈及“80后”,较为妥当的方式或许是把“80后”作为一个研究区段,特指新世纪十年间从成人走向成熟的年龄群体,他们恰好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与...
[阅读全文]
2014-05-09 03:01:48
马帮:“痛感地带”理论及诗歌文本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一切都在变得麻木、冷酷和过于理性。人们由最初的压抑、痛苦、迷茫,继而变得连痛感这种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也失去了感知能力,这种“痛无能”不仅表现在更多大众化心理上,更表现在行为能力、日常生活和诗歌、绘画等艺术领域。在诗歌领域无论...
[阅读全文]
2014-04-10 03:06:29
蔡芳本:诗住济阳楼
</H1> “请接受我卑微的祝愿吧/静默的山啊。” 1976年3月,一个多灾多难的春天,诗人蔡其矫写下了长诗《紫帽山》。 紫帽山是蔡其矫家乡的山。紫帽山注定跟诗有缘,许多文人为紫帽山写了诗,紫帽山有了诗的秉性。紫帽山下住着的诗人蔡其矫,更是让紫帽山多了一份诗性。蔡...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推荐资讯
王文福:院子坐在春风里(八首)...
翟文杰:天蓝得让人忧伤
李翠英:忽然春天
罗飞: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
采桑子·冬月初一夜魅阑干
王洪义:啼序●梦里潇湘(外二首)...
张礼:村庄的留守儿童与老人...
墨林:悼史铁生
沈彩初:我隔着泥土与母亲对话...
张小钰:光阴的故事
《中国诗萃》:严迪的诗
空门独语(组诗)(包容冰)...
热门资讯
王研:当下诗歌悲哀着复制...
编辑推荐:人到中年,才读懂“西出阳...
高贵优雅的诗人――阿赫玛托娃...
诗歌、美、时代与境界
谢冕:“口水诗”泛滥玷污诗歌语言之...
杜鹏:当代诗歌中的“意象叙述”...
贴近生命的本源之地――评慕白诗集《...
“在场”与“担当”是诗歌的使命...
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
汪荣:文学批评应该超越作品的规限...
千载楚歌颂 古今侠客行――读柳忠秧长...
卜一诗作: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
诗歌精神与诗人精神
韩作荣:2012年诗歌创作概述...
诗歌:最接近太阳的那朵花
故乡永远是诗歌的“根”
一个诗人的历史工作
江雪:阅读代薇诗集《随手写下》...
李少君:新世纪诗歌的三支建设性力量...
梁平:2011年诗歌创作管窥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