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9-01-23 11:42:03 卢仔润:散文
    冬霜,总是让人忘不了它的寒冷,除了寒冷,还是寒冷。但在我的老家,却见到一幅别样的风景。寒冬,下的是雪,冷的是冰是霜,冷若冰霜。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洁玉体,覆遮于水,把水裹的严严实实,护养防冻,让它洁美于世;霜冷为之,而现于冷,依附物面,白金白银装饰,银光灿烂...   [阅读全文]
    2019-01-22 08:35:02 梁鸿鹰:父亲零章断简
    人是世界的轴。那么有人会问:他的坏处,他的缺点呢?我们大家都饥渴于对人的爱,而人饿着的时候,即使是烤得坏的面包,吃起来也是香的。——高尔基《安东·契诃夫》,《文学写照》,巴金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15页老爸,我在回忆你,等于在回忆我自己,你移步换形,神...   [阅读全文]
    2019-01-21 10:15:08 王纪强:心坎上的故乡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土,无论走到哪里。对故土的思念是与日俱增的。这恰似余光中眼里的乡愁,苦涩中有甜蜜的成分。故国的春秋是诗意的,我的南王就是我一生的“国”。我的心目中已经不把这个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村落当作一个村庄了,它是我精神上的“国”。梧台南王村,是我童年的故...   [阅读全文]
    2019-01-17 10:02:23 许锋:禾雀花下
    幼时觉得,世上最不安分的便是麻雀了。冬天大雪纷飞时,麻雀竟会穿行觅食,颇有“风雪夜归人”的情致。清晨,雪一旦顿住,万籁俱寂,你听到的第一声响应是雀儿的叫。轻轻地掀开窗帘角儿,顺着门缝儿向院里窥视,三三两两的雀儿正焦急地觅着米粒儿。孩子们若有善心,定会悄悄偷一把...   [阅读全文]
    2019-01-16 09:30:30 宗利华:魅力之脸
    我长久地站在那一幅幅放大了的脸孔前。那是一张张老人的面孔。好一段时间,我感觉语言苍白无力。曾有幅油画也感动过我,我相信许多人也曾被它感动过。那幅画的名字叫做《父亲》,是画家罗中立的作品。有评论家曾给予其宏大的定位,称那是“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那张饱...   [阅读全文]
    2019-01-16 09:28:26 刀尔登:包公满身正气,为何没有朋友
    史记里记包拯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他流传下来的文字,只有早年的一首短诗和晚年的一篇家训,其余全是奏议。包公的人格很了不起,是刚严的典范,政治上所有言行皆出公心,私德也修饰得一无破绽,里里外外立于不败之地。但从常识可知,人是不可能这样完美...   [阅读全文]
    2019-01-15 09:22:47 蒋建伟:鱼原来认识我
    从小到大,鱼好像都认识我似的,爱吃钩,爱逃,逃得轰轰烈烈,一条也不剩。更可气的是后来,有些鱼竟然吃得理直气壮起来,反复吃鱼饵,反复逃跑,每次都假模假样挣扎,再一脸坏笑着跟我说“拜拜”。唉,窝囊!这年夏天,我自感钓历颇丰,再说鱼已换了七八代,没有几条认识我了,就...   [阅读全文]
    2019-01-15 09:09:02 解永光:岸柳冬绿
    上午看见天水街西侧人行道可以通行了,走步就从这边走过,走到南边桥上拐进长兴湿地公园。进了公园,在河滩上水泥通道上坐休说话,看岸边柳树树景。两棵大柳树是眼前景的重点,南边一棵总体还绿,绿叶尚存,枝干在树叶荫里黑黑的支撑着;北边一棵向南的柳条柳叶显出黄亮颜色多些,...   [阅读全文]
    2019-01-11 01:57:52 郑润良:荒寒而温暖的记录
    我和丽君是同辈,在鲁院期间,知道她除了评论写作之外,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虽然因为学习时间短,接触不多,但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集《疼痛的书桌》开篇《退学记》让我感受到了西海固作家共有的、面对贫瘠生存环境而生的文字背后的荒寒与坚硬。因为我无法轻易将印象中脸上...   [阅读全文]
    2019-01-10 09:50:19 王旺山:柿子红了
    富平的柿子红了。秋天的渭北高原,是被遍野的柿子染红的。穿行在富平乡间的任何一条路上,或远或近,都能看见星辰般点缀在枝叶间火红的柿子。不说那成片连畔的柿子林,就是清瘦的原野上乍现的一棵孤立如伞的柿子树,在深秋的渭北也能成为一个吸引我的风景。在2483年前,富平县叫频...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