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9-02-11 09:51:46
汪业成:我的同事叫冲锋
最初认识叫冲锋是在2003年,那时我刚进公司,北京中芯刚建的那段时间,他从上海到北京工地support跟我们几个同事住一起,晚饭后他就号召我们几个同事一起斗地主,斗一块钱的,我每次都赢他十几二十块,后来我都不好意思赢他钱了!有几次不跟他打牌,他就抱着个看上去转手过八次的...
[阅读全文]
2019-02-11 09:49:59
念人:东郊的早晨
尽管事情已过去了几十年,可是,那东郊的早晨,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始终牵挂着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怀。那是七十年代的一个春节。“隆隆”的鞭炮声送走了除夕,迎来了正月初一。早晨,我们来到海边的椰树底下漫步。远处,一阵阵轻轻的春风,夹着一层层的波浪,从大海那边吹拂过...
[阅读全文]
2019-02-01 11:29:29
胡容尔:赶年集
成为家长的大人们,过年不再是为自己过,而是为这个家过,为孩子们过……而孩子们的年,才是纯粹的年。“腊鼓鸣,春草生。”腊八鼓一响,日子好像有层窗户纸被捅破,到了打开天窗说年话的时候了。地皮上隐约有草芽萌动,又一个春节飞身赶来。大人们过年习以为常。过去的许多个年堆...
[阅读全文]
2019-02-01 11:28:05
胡松夏:年画
小时候,一进入腊月,过年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放鞭炮,赶年集,买年货,请年画……这些充满年味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犹如迎接新春来临的一道道必经的程序,每一道都蕴藏着无限的喜庆与欢乐。在这所有的新年乐趣之中,我最喜欢的是请年画和贴年画。那时候,我们鲁西南地区年画的种...
[阅读全文]
2019-01-30 01:30:19
李毅:冬天里的记忆
故乡的南边是碧波荡漾的柴阳湖,周边是起伏的山峦。每到冬季,湖里的水很少结冰。湖面上,常常笼罩着一层层的薄雾似轻纱般,甚是美观。记得上小学时,每到星期天,我和伙伴们常来到湖边玩耍。不寻找鱼虾,而是找一些苇叶、苇茎秆,挖一些甜根,放在光滑的大石块上。等玩累了,就各...
[阅读全文]
2019-01-29 09:23:08
刘爱玲:那些年的年
进入腊月,学生们放了寒假,不用每天早上去上学了。十点多太阳一出来,村巷里到处踢踢咚咚跑的都是孩子。男孩子拿着木头手枪打巷战,女孩子三五一堆跳皮筋、跳大绳、抓羊骨拐、砸沙包、跳方格子,谁家大人叫了一声,游戏停下来,飞快地跑回去帮大人忙,又飞快地跑回来,喊着该谁了...
[阅读全文]
2019-01-28 02:57:13
齐橙:记录一段恢弘的工业史
写工业题材小说的念头,由来已久。也许是自幼生活在工厂里的缘故,我对于工业有着独特的痴迷。大学时候学的专业名叫国民经济计划学,据说是为各级计委定点培养干部的。我所就读的计划系本科生培养方案很有趣,一届按农业计划方向培养,一届按工业计划方向培养,我恰好落在工业计划...
[阅读全文]
2019-01-25 08:51:22
梁孟伟:乡味乡愁
童年时垂涎欲滴的小吃,离家后念念不忘的乡味。年岁渐长之后,舌尖味蕾时时泛起淡淡的乡愁……我的家乡,薄如蝉翼的春饼,晶莹溜滑的芋饺,银丝玉缕的榨面,状如灯笼的汤包,长似腰带的扯面;还有螺旋式的麦糕,满月般的六谷馃,电筒状的镬拉头,洁白圆润的晚米年糕,色如翡翠的艾...
[阅读全文]
2019-01-25 08:49:10
冯杰:雪色与味道
世界很小,状如朱颂瑜在瑞士精心考证的一枚名“榅桲”的水果。地球仪是圆的。2017年晚秋嵩山,我和朋友在少林寺听释永信主持关于编“高僧传系列”议题。说话间,有欧洲华人作家代表团要拜见释永信,诸人簇拥方丈,相随而出。我看到有一位大眼睛个子修长的女子,我径自向前,肯定地...
[阅读全文]
2019-01-24 12:27:56
于坚:在金华谈艾青
我是第一次来金华,但我知道金华伟大的火腿,我用了伟大一词。支持这种火腿的是土地,就是出生了艾青和大叶荷的土地。昨天我去了艾青故居,今天又看到了这里的窑片,这真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地方。艾青这样的诗人为什么不出现在别处而出现在金华,绝不是偶然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嘛...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