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9-08-05 08:19:11
黄宏宣:柿子秋
2016年国庆节,我和几位好友去南京高淳考察双女坟,途中,兴趣盎然的省作协陈春生老师无意间竟一下子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野柿子,马上兴奋起来,他慌忙丢下我们,不顾衣着,沿着泥泞的草路一直冲向山涧,继而猴子般的爬上树枝,双手举着柿子,他居然像孩子似的高叫,“柿子,秋天!柿...
[阅读全文]
2019-08-05 08:14:46
李庆伟:捕蝉
蝉鸣是夏天的标志!在烧烤模式、桑拿天气里,午后一场雷阵雨,气温骤降了许多。晚饭后散步时,林荫道两旁树枝上无数的知了一起一伏地一阵阵鼓噪,让我想起了儿时捕蝉的趣事儿。社员们都到田野里干活去了,村子里静悄悄的,孩子们都在村东头的幼儿班院子里由老师带着玩“老鹰捉小鸡...
[阅读全文]
2019-08-02 11:53:32
黎采:恋一只蝶
我很确定,我被一只蝴蝶勾了魂。自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这只蝴蝶将从此飞舞在我的心里梦里。三年前,盛夏的一天。雨后,初晴。我乘坐一艘游船漂荡在清江之上。我正在向一只蝴蝶靠近。说不清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只蝴蝶在召唤我,召唤我走近她。尽管这只蝴蝶一动不动,不...
[阅读全文]
2019-08-01 09:44:47
姜秀波:季刀的月亮
在很多苗族人心中,都有一支芦笙,或者一面铜鼓,或者一首古歌……一百多年前,芦笙还在,古歌还在,铜鼓却从这个苗寨神秘地销声匿迹了。历史上的某一天,季刀苗寨的寨老们神情肃穆,或者说有些惶恐地把铜鼓埋进土里后,便立下“规矩”:子孙后代,不得再敲铜鼓!敬畏上苍?敬畏神...
[阅读全文]
2019-08-01 09:30:33
周静华:攀枝附叶空中狂——漫话丁玲
一1925年,丁玲和胡也频同居了。日子不多,二人就把住所搬到了香山。毕竟是新婚燕尔,那段时间对两个年轻人来说,生活是非常甜蜜的。偏巧,沈从文则经梁启超和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的介绍,到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当办事员。于是,这三个人,在1925年的秋天认识了。三个年轻人很快就成了...
[阅读全文]
2019-07-31 11:21:15
王先奎:云游云南
我热爱云南,是因为我的爱妻出生在云南、成长在云南,正可谓“爱屋及乌”。我迷恋云南,是因为云南有着讲不完的神话故事,有着说不尽的民族传说,有着看不够的风土人情。我憧憬云南,是因为云南的四季如春,一夜春雨,几多妩媚:轻轻飏飏的花语,色彩璀璨艳丽,满目山水融情,花潮...
[阅读全文]
2019-07-30 04:03:13
黄宏宣:老师的良心
良心,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孟子》中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为良心,他主张所有人都要应注意及时找回被流放久远的良心。良心至关重要,它如盐,化入汤中,融入菜里,看不见,闻不到,但一日一餐也不能少,没吃盐的人,没有骨力,身不能立,没有良心的人,他的人生路...
[阅读全文]
2019-07-30 03:56:58
王思发:字的记性
出生在穷乡僻壤的俺,亲身经历了字,在眼前由土变洋,由慢变快,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往,亲身分享了字,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快乐,深深感到,我国的科学技术,电子技术的很多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字在纸张上。记得俺初踏校园,将崭新的书卷翻开,与鼻子接...
[阅读全文]
2019-07-30 03:53:41
徐绍文:家乡之巨变
我的家乡是人杰地灵的五大连池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家乡越变越美好——变得家园秀美、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幸福,成了人们创业致富、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热恋向往的一片热土。上世纪80年代前,我的家乡旧农村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我正念中小学,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全是...
[阅读全文]
2019-07-26 10:58:55
禾源:日子的邮差
随着太阳落山,日子被缄口了。夜,悄悄而来的邮差,背起所有人封好的日子,用同样一宿的行程,把昨天寄给了明天。公鸡啼鸣,投递日子的信封緘口被升起的太阳越撑越大,收到日子的人,又读起新的一天。日子就在夜的邮差寄出寄回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人们也就在寄出和读着日子中走过...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