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9-09-23 09:29:53
杨亦頔:古洲渔歌
彼时,洱海长眉入鬓。海舌是旧时叶榆十六景之一的“鹳洲浮浪“,海舌不是景点,是凡俗人间对洱海的试探。在参差错落中寻求美感,尽管早在七十年前老舍先生就曾在《滇西短记》中盛赞“喜洲却是个奇迹”,难免还是有人怀揣着武陵人的情怀,透过青瓦白墙雕柱石坊,寻找“体面”之外的...
[阅读全文]
2019-09-19 08:23:11
郑永涛:萌
这是北方的一片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冬天,又冷又长,又长又冷。土地被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像是长了一块块的冻疮。每天,北风的呼啸就像魔鬼和野兽的吼叫,令所有生命战栗不已。一场场的大雪是一场场美丽的骗局,带来无边无际的严寒。土地上的枯草和落叶经霜打雪盖,已变成黑褐...
[阅读全文]
2019-09-19 08:17:52
汪业成:家乡的味道
暑假结束在快开学的季节,我抽空回了一趟老家,一来看望生病出院的二嫂,二是大姐的大孙子以高于一本线71分被安徽医科大学录取,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快乐。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个,大姐排行最大,我最小,大姐的大孙子也就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孙子辈算大的了。七兄弟姐妹聚...
[阅读全文]
2019-09-19 08:12:26
刘运飞:独生一代的缺憾
开学季,学校悬挂着鲜红的条幅“欢迎新同学”;铁路交通部门为学生减免票;家长扛着沉重的行囊匆匆穿过车站码头;社会各界在为学生吃、住、行提供方便保驾护航,一幅幅护校、爱子、尚学的温馨画面浮现眼前,整个社会为开学季涌动。开学第二天,某校新生小A受到父亲的责备后,从学...
[阅读全文]
2019-09-18 08:42:43
刘海亮:从前慢
天空很美,蔚蓝蔚蓝。四外的树木于葱茏中静静摇曳。百灵也叫,布谷也叫,大家一副心无旁骛的样子,这就挺好。每日里翻翻滚滚地人间烟火,偶尔安安静静地读书写字,这就挺好。镜前涂面,床边泡脚,到菜市街煞有介事地停停走走,连山色都忍不住在顾盼之间收了峭拔块垒。如果王小波在...
[阅读全文]
2019-09-18 08:39:17
乔羽家门口的 “一条大河”
有人统计过,乔羽老先生的词作里至少有二十几首与水有关。不管哪处“水”,都有乔老爷子故乡水的影子。“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上世纪50年代,随着电影《上甘岭》的上映,“一条大河”红遍全国,成为那个年代...
[阅读全文]
2019-09-17 09:25:55
帕男:走近一种繁华过后的哀伤
当我们弃车钻进公路下边的丛林,徒步向另一个山谷进发时,一种淡淡的哀伤便开始在我心里蔓延开来,因为今天的旅行非同寻常。此时,我们正在朝着一座已经消逝了很久的城池——那个出现在2200多年前的秦藏县城走去。一个事物的诞生会让世界萌生出一种不需要理由的欢喜,它的消忘,却...
[阅读全文]
2019-09-12 09:46:25
朱成玉:屋顶
我来自人间,我是一团善良的骨肉,我手持艾蒿,我爬上屋顶。我把浩然之气做成一支簪子,插在家的发髻上。屋顶,是我最好的安放月光的地方。思念的月光总是很滑,顺着你的脊背,一不留神就溜进心里去。我循环反复地播放一首思乡曲,今夜,我的屋顶定是月光皑皑。我没有其他浪漫的法...
[阅读全文]
2019-09-11 10:22:37
杨云芳:蓝花楹和雨
住在昆明那么多年,却一直弄不清楚,每年春城的春天到底是什么时候到来的,以什么形式诏告她的到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其他很多地方,春天的到来往往是有较明显的标志的,譬如在我的老家,滇西北一个荒冷的村庄,春天到来的标志便是柳树发芽。无论天空如何阴郁,大地如何冷硬...
[阅读全文]
2019-09-11 10:20:07
孙守名:遥想那只飞舞了千年的蝴蝶
人到中年,仿佛陷入巨大的泥淖之中,四面八方潮涌而来的忧虑和随时随地袭来的窘境让你措手不及,纵使你左冲右突、闪展腾挪,你也无法跳出烦恼的漩涡。这让我忽然间就想起了那位“晓梦迷蝴蝶”的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的庄子,生活虽然穷困,但他并不忧贫,也从未有过自卑。有一次,...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