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9-11-21 08:58:22
龚静:西门聚气
出租车从温宿路左拐进察院弄。弄口那一头原乃当年嘉定人民大礼堂和军人大礼堂所在。多年变迁,两座大礼堂已拆,路还在,也从弹硌路修缮为石板路,路面平整,明净灰色。此处周边有间社区卫生中心,余以居民住宅为主,周日的上午颇为安静。嘉定图书馆老馆在此,边上如今修建了一处“...
[阅读全文]
2019-11-20 08:48:26
王同光:万事但求半称心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月圆是圆满、团聚、吉祥、美好的借托,但却发生在月半,老祖先的农历造得好,好事偏就在月半时发生。有歌唱道:“半个月亮爬上来”,“月儿弯弯照九州”,“弯弯的月亮”,都是借半月抒情。“杨柳岸,晓风残月”,“缺...
[阅读全文]
2019-11-20 08:46:00
陈永明:荒野葛藤
秦岭的荒山野岭中多葛藤,我们都叫它葛麻藤。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蔓草,茎长二三丈,富含纤维,韧性极好。树林中生长的葛藤沿着树杆向上攀生,侧枝挂满树梢;荒地上生长的葛藤顺山坡或山沟匍匐向四方延伸,叶怲处又生出一些新根来,生发成另外一窝来。葛藤细者一小指头粗,呈灰色,老...
[阅读全文]
2019-11-19 09:09:14
闫会作:柿子红了
深秋的田野,空荡荡的一望无际,新生麦苗细长嫩绿的叶子,在瑟瑟的秋风中自由地摇曳,给裸露的大地披上了绒绒的绿装。濛濛秋雨似薄雾一样,用阴沉湿冷把秋忙后闲散的人们包裹在热乎温暖的房子里。街巷、田地里没有一个人影,房檐、柴垛、树枝上滴滴答答的水珠声,让村庄更显得湿滑...
[阅读全文]
2019-11-18 09:02:57
滁州:从沉淀处飞扬
很多年前,有个北宋的官员,叫王禹偁,山东巨野人,他在朝廷做谏官,就是专门给皇帝提意见,进行规谏。这肯定不讨喜,所以后来三番五次被贬出京城,放在地方上当个小官。后来王禹偁还写了《三黜赋》来表达心情,说“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公元984年的时候,王禹偁到了苏州做知县...
[阅读全文]
2019-11-15 08:31:58
我们,都在为自己活着
这个命题,就这样摆在我和你的面前,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去隐瞒和收藏的点滴情感,最真实的就是我们已经全都做了过来,而且在许多难得的光景里早已经履行了许多生活的诺言,在许多得失的过程中,永远了那些难忘的情节与片断,使人收获到了许多可贵的财富:那就是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
[阅读全文]
2019-11-14 08:19:06
李宏志:人在山界
很奇怪眼前的这片山地,怎么整座整座都是白花花的山石裸露呢!看不到山的葱翠,但见一座山就是一块完整的石头。有石纹自山顶扭曲下来,石面上就有了大片的纹路,黑黝黝的石缝里,爬满了荆藤枯草,山就显得很苍莽。石与石连成一片,形成一道叠嶂,苍莽莽地纵横为一带山峦。而山峦之...
[阅读全文]
2019-11-14 08:17:30
谭文骞:清夜秋声
火星西斜,唤醒沉睡经年的砧声。两个片段的转换却并不斩截。从第一片落叶开始,秋归的信息便四面散播。潦水的眼睛渐渐澄澈,它看见疲惫的扁舟,摇落满湖芦花。在悠长的山径上,一匹瘦马踽踽而来,它的身后,黄叶飒飒而下。鸟们收拾远行的背囊,相互提醒拿好南下的车票。瓜菜也躲进...
[阅读全文]
2019-11-12 08:21:34
性淡如菊:经霜的岁月
【一】我是颇喜欢霜的,最爱唐代温庭筠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数声鸡鸣,一间茅店,木板桥上的霜上一行似有还无的足迹……天地之间,谁不是过客?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了,只留下一个若隐若现的背影。霜草苍苍,虫声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漫步古诗词中,跟文人墨客...
[阅读全文]
2019-11-11 08:18:33
荆爱民:妹妹在深山
静极了,深山似乎整天都是那样安静,多响亮的声音在深山中打个滚就了无声息,连狗也不敢大声叫,一张嘴声音立刻就让深山吞没了。初春的太阳是个力气没有长足的孩子。毫无章法乱长的柳树已经绽出点点鹅黄。刺槐却仍然裸露着枝杈,伶仃成节俭的极致。柏树经过一个旱冬的干耗,原本青...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