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23-05-04 09:34:30
石钟山:苏轼的精神高地
发生在宋神宗年间的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历来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冤假错案,它彻底改变了苏轼的命运,一夜之间,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苏轼无可奈何地坐在牢狱的角落里,因无法左右命运而备受煎熬。他已置生死于度外,但却不能不为自己的家人而忧心忡...
[阅读全文]
2023-04-27 09:24:25
许辉:河流与乡愁
我喜欢水,自小就与水相伴。小时候生活的城市里,有一条河叫沱河,夏天我们常常在沱河里游泳,在河边钓鱼,在水中摸鱼捞虾。渴了,就游到河中心,潜入水里,喝几口河水解渴。长大后,有一次我到淮河边参加笔会,会后与朋友们结伴到淮河里游泳,我们从这岸游到那岸,中间喝了几口淮...
[阅读全文]
2023-04-25 09:15:46
陆春祥:南村的树叶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1312-1403后,此据晏选军先生考证)与诗人、书法家杨维桢有过许多唱和之作,其一云:移家正在小斜川,新买黄牛学种田。奏赋不骑沙苑马,怀归长梦浙江船。窗浮爽气青山近,书染凉阴绿树圆。乐岁未教瓶为粟,全资芋栗应宾筵。(《南村诗集》卷三《...
[阅读全文]
2023-04-25 09:14:59
王 兴:说“面子”(随笔之十六)
人人都有一个面子。爱面子的人是爱自己的人品;不爱面子的人是践踏自己的人品。一个越注重自己面子的人,那么,人格就越显得有品位。不注重自己面子的人,甚至不要面子了,其人格不仅没有品位,反而糟糕。在生活交往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个现象,那不论做什么事情,办什么事,人人都...
[阅读全文]
2023-04-23 09:08:30
草白:以雪之名
很多个冬天的黄昏,她坐在房间里等待雪的来临,等待那个关闭已久的世界重新开启。仙乐飘飘,大雪纷飞。雪落在道路、树木和屋顶上,将山林染白,将田野变成白茫茫的雪地,让人欢喜、震惊。通常在第一朵雪花羞羞答答地飘落之前,她的回忆便开始了,并纷纷扬扬地铺展开,不可收束。那...
[阅读全文]
2023-04-14 09:44:06
王芳:阿拉善三题
题记:诸神引路,我三次降落阿拉善,又依依不舍地三次离开。老人常说:事不过三。可是我的三擒三纵,都没有减少对那块土地的思念,而这思念是蚀骨的,以至于坐困愁城时,总是把心朝向那西北的方向,把阿拉善的美貌抚摸了再抚摸。1、谁引我,来到阿拉善想起初去,我锦帽貂裘,把都...
[阅读全文]
2023-04-14 09:43:16
董小龙:捣衣声
“缝补浆洗,是你母亲一辈子都没干完的活。”外婆说。“不过,我这辈子,最喜欢听的,就是母亲那时断时续的捣衣声。”我说。“可惜,你母亲走的太早,连我都很少听到她的捣衣声了。”然而我却听到了,似乎是在睡梦中。夜,已经很深了,但我却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听到了咚咚咚的捣...
[阅读全文]
2023-04-10 10:11:25
菡萏:水的脚印
一我是看着英子和秋其过了安检,没入大厅的人流,才转身冒着细雨往回返的。在长江边,我曾对英子说,你看,水的脚印。她也惊讶清澈水面下,弯曲着的不规则图案。那是水一次次亲吻沙地,留下的齿痕,美而清晰。如果没人动它,没更大的力量破坏它,相信它会一直都在。我管它叫水的脚...
[阅读全文]
2023-04-04 04:58:10
拂晓云华:我妈就在抚河旁
我一直不愿意谈我的妈妈。那是永世的伤痛。我妈太年轻了,青春靓丽,她因病去世时只有39岁。她可以和我的妹妹穿同样的衣服,而且,很搭,不会有异议,只会给人明焕的感觉。我只有十个月大时,被外婆带在身边。一直在吉安的外婆家玩耍、劳动、上学。我小时,最大愿望就是盼妈来看我...
[阅读全文]
2023-03-30 08:28:45
月下李说:寂静
大雪那天,没有落雪,因为是个节气。那天倒是很冷,天晴着,太阳却不热。天上有云,看不出云样儿,白光光又灰蒙蒙一片。风儿时有时无,风来了,人就冻手冻脸,静下时,能感到一阵阵温暖。正午,风静,人站在一片寂静的荒野中。其实,周边全是绿地,秋里种的麦子,全绿了叶子,厚厚...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