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12 03:07:28
朱文科: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觉醒”
- </H1><!--正文内容begin--> 湖南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置身官场后,面对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的摧毁,逐渐放弃传统操守,最终屈服于“适者生存”的觉醒过程。这种觉醒其实就是当代中国知识分...
[阅读全文]
- 2010-07-12 03:04:29
向玉培:何处是南山
- </H1><!--正文内容begin-->从县城驱车出发,约摸40分钟,就到了我们要去采风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似曾相识?未必我以前来过这里?心中冒出一连串的问号。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读书时代的一个细节。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教我们赏析陶渊明的《饮酒》诗,当讲到“...
[阅读全文]
- 2010-07-11 02:08:54
榛子:民间艺人
- 缺胳膊赵进入我们这帮小孩儿的视野,约摸在1967年的初冬。那时候满天飞着语录歌和样板戏,他张口一唱,竟是杨家将、穆桂英之类的“四旧”,让我们吃惊之余感到出奇。然而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接近半疯的残疾,没有人来批判他。缺胳膊赵是五家人。从五家那边传来的消息说,他发现老婆...
[阅读全文]
- 2010-07-10 07:50:56
黄池春田:云一样的远和近
- 【题记】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 菁菁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班“五朵金花”中的一朵——我们班三十个人,而女生只有五名。说是同学,其实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之前两年半多的时间里,我们彼此没有说过几句...
[阅读全文]
- 2010-07-10 01:06:40
黄瓜架是一缕乡情
- 黄瓜架是农家小院一道绝美的风景。黄瓜架曾经给一个乡村小孩带来无限的喜悦和温馨。春来时,母亲在房前精耕细耙的菜畦里点下黄瓜籽。在春日阳光温暖的爱抚下,餐土地黑色的肥沃,饮无数春雨的甘甜,黄瓜苗穿起了绿绿的衣裳。春深,苗儿伸出蔓儿,蔓儿牵着叶儿,一蹭一蹭地向上攀援,静静地...
[阅读全文]
- 2010-07-10 01:02:09
中海:在《诗经》的田野上
- 顺着风,我行走在《诗经》的田野上,从黄昏到深夜,从周南到豳风,十五国的风一直在吹,在四面八方的包围中,凝颜平和,内心却被撩拨得全无睡意。对《诗经》的痴迷,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常听得婚礼上新郎说出“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誓言,却不知其出自《诗经》。一次偶然机会,在...
[阅读全文]
- 2010-07-09 02:03:47
幺哥:访尧寻帝踪
- </H1><!--正文内容begin--> 访尧,中国最古老的传奇村落,湘南最美丽的水滨渔村。位于双牌县江村镇境内,双牌水库东岸,从双牌水库水陆码头乘船,大约是一个半小时的旅程。 从双牌水库乘船造访访尧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一路山绿水碧,风轻气爽,心境便会跟着爽朗起来。船至江...
[阅读全文]
- 2010-07-08 02:22:08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 </h1></h1></h1>在哥廷根大学德语系楼前</h1>“拜访”朗诵会到哥廷根的第二个晚上,睡眠还处于混乱状态,但已经开始“拜访”文学了——这个活动在节目单上写做“Hausbesuch”,哥廷根大学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系交流项目负责人Schweiger女士今晚与我同行,她把它这个词译作“拜访”...
[阅读全文]
- 2010-07-08 02:16:29
黄耱原:也说秦腔
- <!--正文内容begin--></H1> 我有一个在别人看来和我的年龄很不匹配的爱好,喜欢听秦腔。 随着见识面的增宽,才知道村里人把“戏”这个字眼用来专指秦腔是把戏的含义给缩小到极点了,远没有“戏”本身来的宽泛。在他们的眼里,戏就是秦腔,秦腔就是戏。这种思维也浸染了我美...
[阅读全文]
- 2010-07-07 03:06:04
丁启阵随笔:当李白遇到不喝酒的人
- ­古往今来,多少好酒摘取李白诗句词语作为名字,多少酒楼被叫做“太白楼”,多少酒家幌子书写着“太白遗风”四个大字,多少酒徒在半醒半醉之间吟诵起李白有关饮酒的诗篇……恐怕,即使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调查、统计,最终也只能得出如下结论:不计其数。­若是有好事者发起一...
[阅读全文]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