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23-10-09 05:12:24
郑永涛:仰望星空
小时候的夏夜里,我喜欢到平房的房顶上去睡。那时候,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喜欢在开阔的房顶上仰望星空,漫无边际地思索、想象,然后在神秘而美妙的感觉之中进入梦乡。那时候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感。那时候的时光,美好而难忘。后来,我渐渐长大,走进了社会,踏入了红尘。...
[阅读全文]
2023-10-09 05:11:38
朱诺:从何时开始
《梦》、《恐怖故事》、《大朵大朵的寂静》差不多是去年底在一个月内完成的,因为不习惯对着电脑,先写在纸上,录入时再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修改程度视当时写作时的阻滞情况。一般来说在叙事上很少作大的调整,而我的叙事一般来说也相对简单,多为单线平铺、单人视角,很少多人叙述...
[阅读全文]
2023-10-07 10:21:18
李阳忠:另一种风景
乌蒙山区地处川滇黔交界,是古夜郎文明的发源地。“乌蒙”,在彝语中称为“术乌”,即“天上”“美丽”之意。乌蒙山区山野徒步、拉练多年的坚守,自由的游弋,在山脉与河流之间,只为心中的那片蓝天,那株古树或是一片花草,还有那些唱不完的歌谣……1.那一片湛蓝的天空如果不是在...
[阅读全文]
2023-09-27 08:55:36
简默:邂逅一条河流
一这座城市和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在历史血脉和精神气质等方面有些类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曾作为一片绿叶,点缀在春秋战国这棵繁茂大树的枝头;它们都有超过120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最终走向了煤炭枯竭的宿命,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到外地去,经常被人问:你...
[阅读全文]
2023-09-25 09:13:55
子隽:晚秋这驿站
黎明,微信里铺天盖地有关秋分的文字爆了屏。秋分:阴阳相半,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我们与晚秋又一次不期而遇。我穿过那条小径,晶莹的露珠打湿了鞋子。风儿来过,一阵花香。我举目四望,那一树桂花已悄然绽放,米黄色的花儿,细细碎碎,密密匝匝,馈赠给路人一缕花香。这段日子,碌...
[阅读全文]
2023-09-25 09:12:44
郭晓亮:在春天和秋天
春天来了,一把梳子会自己走进镜子里去吗?一只布谷鸟尽情地在树荫深处唱着歌,这是苏花表姐独自待在果园里的一天。一把梳子在她手中转来转去,远远的,缓缓的,布谷鸟的歌声在果园里回荡。布谷鸟知道这是春天,知道这是果树长出指头大小的青果子的日子。草尖上涌动的喧哗,绿房子...
[阅读全文]
2023-09-20 08:24:04
李艳民:卖早餐的夫妻
上世纪90年代的小城,远没有如今的繁华。曾经的主干道,如今已用整日的拥堵来回应日益发展的重负。那时,主干道的西部,仍是一半荒地。荒地上,每天都有几家卖早餐的小摊。都是流动的摊位,用自己改装的轮推车,每天早上来往几趟把折叠的桌子、椅子、煤炉、锅碗瓢盆等运过来,支起...
[阅读全文]
2023-09-15 08:44:10
巴冬阳:漫山开满雏菊花
老汉病了挺久了,一直住在二儿子家。村里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然不计较女儿是否养老,常回来看看就行。其他几个儿子就不一样了,每次都是推脱,说没功夫照看老汉。后来,连钱也不怎么出了。老汉心里是有话想说的,可每次话梗到脖子,就硬生生咽下去了。可二儿媳忍不了...
[阅读全文]
2023-09-08 09:43:41
次仁罗布:古道悠悠
以前,西藏有两条最重要的商道,分别是茶马古道和羊毛古道,这两条道路撑起了藏族人的经济贸易。茶马古道让西藏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羊毛古道又让西藏与南亚的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商贸密切。虽然与南亚的联系还有好几个口岸,如比较有名的樟木口岸、吉隆口岸、普兰口岸等,...
[阅读全文]
2023-09-05 02:54:00
黄秀峰:岱崮之恋
每一次走进岱崮,总会激起我无边的联想。从孟良崮战役到沂蒙红嫂,从燕窝村的老作家到卧龙崮,从马子石村的红色文化到老军工徐志本老人,从三线军工基地到劳模公茂田,每一处景观,每一个人,都引起我诸多联想……“百名作家写崮乡”采风团在岱崮采风合影1驱车经沂水往北直行一个...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