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1-10-08 12:38:37
尚志强:一个人的村庄
[阅读全文]
2011-10-08 12:37:39
尚志强:变形记
[阅读全文]
2011-10-04 04:06:31
解永光:对山水绘画的诚信与坚守
李昇东是青海盐湖上教书时的老同事,在察尔汗钾肥厂子弟学校要自办高中时,我和刘守武、韩由从兵团十二师三团学校调过去。学校要发展,美术教师也得配齐——爱美术绘画好的李昇东调进子弟学校了。李昇东老家是湖北的,湖北人能干,处事好。他高中毕业后,一直喜爱美术没放下画笔。...
[阅读全文]
2011-09-30 07:06:15
欧阳杏蓬:带着儿子回家乡
<!--正文内容begin--> 腊月二十四,广州晴好,头上有少见的蓝天。我带着儿子,告诉他,我们要去坐大巴车。这个三岁多大的孩子,一提起坐车就一脸兴奋,什么辛苦都不惧怕了。一出门,他要帮我拉箱子,却只能拉着在原地转圈,我威胁他:如果再不给我拉,我们就赶不上大巴车了。他...
[阅读全文]
2011-09-30 07:04:49
霍才元:画苑
这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看上去有些遥远,但有时又好像就在我们眼前身边。那时候,有一种“画苑”牌香烟在桐柏乡很是走俏。虽然此烟现已停产多年,但在当时因价廉物好,在这一带倒是风光过一阵子。不过对于画苑的“苑”字,这里人多误读作“碗”音(wǎn)。当然,也有正确读“...
[阅读全文]
2011-09-30 03:44:03
潘志远:感恩是一个方向
一根稻草,太过渺小,不招睥睨,已是幸运,何言感恩!倘若我们到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才知道对它感恩,未免太可悲了,太功利了。可现实确乎到了这个关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而今早躺在典籍里,难以穿越发黄的纸页,走入我们的生活。一根稻草能给予的固然很少...
[阅读全文]
2011-09-29 03:09:16
于坚:过小日子的上海
<!--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1979年我第一次离开故乡昆明,受李白的影响,自觉书已经读得差不多了,要顺江东下,云游名山大川。最后去到哪里呢?李白去了长安。那时候中国没有长安,北京是政治中心,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像古代长安那样,诗人云集。或者三十年代的...
[阅读全文]
2011-09-29 03:06:11
陈凡:随想
自然界中,毒蛇远比无毒蛇的数量少,有的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按说,在蛇类中,毒蛇是强者,理应比无毒蛇更有利于生存,为什么数量反而会少呢?原因除了其药用价值高外,更深层的原因是毒蛇自恃“毒”这个强大的武器而有恃无恐,处处攻击、侵害人类,从而遭到了人类的反击、报...
[阅读全文]
2011-09-28 03:12:52
吴墨:官员,该听谁的话
<!--正文内容begin--> 问这话这似乎脑子进水在犯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随口都能回答的简单问题。倘若回答不了,那就没法认可你是中国人了。但细想想琢磨一番还不全然是这么一回事。 官员听谁的话,应该说吃谁的饭、谁给的官帽子抑或官帽儿攥在谁的手里就该听谁的话,然而...
[阅读全文]
2011-09-28 03:11:12
闭剑东:边关上,秋望故园
<!--正文内容begin--> 秋风起,秋雨冷,秋空远,秋思浓,边关上,片片红叶迎风而擎,簌簌声中,就把一样浓郁的思念渲染得如醉如痴,我似是喝多了刚出炉的包谷酒,心中,总有那悠悠的酒儿香。 静静的界河在无声地淌着,岸边的芦苇也在拼命地往上长着,似是在为芦絮飘然的季节...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