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2-08-07 02:13:30
薛宏金:归客不识新洛阳
<?XML:NAMESPACEPREFIX=O/></O:P></O:P>洛阳,地处古洛水北峰而得名。洛阳城,立河洛之间,北据邙山,南望伊阙,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是我国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城,从夏朝开始,先后有13个王朝105位帝王在洛阳建国立邦。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
[阅读全文]
2012-08-07 02:05:54
宫德志:揭开爷爷失踪百年之谜
[阅读全文]
2012-08-06 02:13:07
方聪文:跌水行吟
[阅读全文]
2012-08-06 02:09:28
吴墨:眼睛的诚实和无奈
老朽甚愚,人究竟是谁造的至今也没弄清楚,有人说造物主是万能的上帝,不知对否权且信以为真吧。这上帝真是有本事,把人制造得精密精致万分,不说别的仅仅是两只眼睛就神奇万千,白天睁着眼,夜晚睡觉闭着眼,遇到风沙还会眯着眼。那眼球还可以三百六十度的咕噜噜提溜乱转...
[阅读全文]
2012-08-06 02:06:43
万太军:高山上背柴
人常说,农家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摆在首位。村里人也说:天下准备天晴的鞋,天晴准备天下的柴。足以说明柴禾在农家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总之一句话,就是啥也不缺,总得煮熟了吃吧。小时候,只有县城里通电,也是当地小水电站发出的电,电量不足,灯泡就像燃起的火柴头...
[阅读全文]
2012-08-03 04:09:39
刘杰:“混事情”的幸福时光
[阅读全文]
2012-08-03 04:06:21
张正望:为文与做人
</H1>做文章不易,做好文章更不易。然有几类虽然堂而皇之地冠以中华文字的东西,我却以为其应不为文章的:一是厕所里“蹲客”无聊之时于墙壁上留下的无聊之言,虽有人鼓噪为“厕所文化”,然其终生只能在秽臭中与蛆虫为伍,多为人所嗤之以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不能算作文章的。二...
[阅读全文]
2012-08-02 03:04:38
戴高山:这些悲凉的文事
<!--{图片1显示}-->1.某天,闲来无事,百度一下自己。发现有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了,并未收到样报、样刊。当然,更别说稿酬了。后来打开看了一看,想借此兴师问罪,但随即又关上了网页。心想,如今的文章能上到传统报刊杂志,确实很难。一些报刊杂志能给你发上一二篇文章,概是因为...
[阅读全文]
2012-08-01 03:00:31
谭平:烟笼宋水,袅袅我心
<!--{图片1显示}--> 冬寒颤,盼春归(一) 潇潇寒水,清清见底,石胖水瘦;凄凄山林,寒气缭绕,叶黄鸟藏。颤颤寒意盼春来,山啸鸟鸣更清脆,宋江河畔人影攒,冰消水暖腰带闪。 悠悠宋江水,碧水向东流,清流潺潺,亲亲我心。 冬去春来,春之声,鸟之语,唤醒了沉...
[阅读全文]
2012-08-01 02:09:02
谢勇:多几个崔永元多几份艺术正能量
与某些人们热切盼望的变革相比,培育社会土壤也许才是更完整更重要的。而在这一培育土壤,建设社会的过程中,艺术家、知识分子、意见领袖本来就应该,也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最近有两个词火了,一个是“北京精神”,一个是“正能量”。这两个词都出现在不久前的那场大雨中。...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