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4-05-19 12:14:17
秦岭:丰县女人
“千树万树梨花开”。白茫茫的。苏北丰县,三月的林海雪原。身临其境,方知丰县就是一个梨园的盆景。丰县人告诉我:“梨花,很像丰县的女人”。我陡然一惊,似乎果然觉得这里的梨花秀外慧中,英姿勃发。一秀,一英,很女人的意思。迎面走来一个女人——孙秀英,这位刘邦故里的普通...
[阅读全文]
2014-05-18 08:37:16
薛宏金·家乡的夏天
家乡的夏天,是漫长而炎热的。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乡的夏天是翠绿的粽箬和散发着米香的粽子,是夜空中飞舞的流萤和月光下追逐的快乐。家乡的夏天,是夜晚拿一张草席铺在河堤上乘凉,躺在闪着湛蓝幽光的满天星星的夜空下,手里摇着蒲扇驱赶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和讨厌的蚊虫,在蝈...
[阅读全文]
2014-05-16 04:01:23
李运鼎:淇水汤汤
一太行山的风,漫过山岭和原野来到淇河畔。初冬,这里的一切都显得苍黄而旷古。淇河在这里打了个大呵欠,把河床蹬得很宽很大,河水变成了许多条涓涓溪流;溪流绕过石渚、滩涂,冲开灌木丛的拦截,弯缓自在地向南走去;流水走走停停,形成许多水泊和汀沚;浅泊里的水住得烦了,相约...
[阅读全文]
2014-05-16 12:30:38
唐臻科:观衡阳石鼓书院
湘江之滨,衡山之南,山川毓秀,千年湖湘文化在此生长。阳春三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间,有幸踏进了千年学府衡阳石鼓书院,古老的书院以她那特有静雅和厚重迎接了我们。微微的春风吹来,进门处的长廊外青青的隋柳迎风飞舞,还有院内竞相绽放的各种花儿,它一同把春天的韵味弥漫在...
[阅读全文]
2014-05-15 03:02:11
宋树生:成宝相媳妇
成宝小名叫“承包”,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出生的,上小学时老师给他改成了这个名字。成宝家在偏僻的山区,在邻村上的小学,在十多里路远的镇里带饭住校上的初中,下学后没干几年农业,就硬赖着当泥瓦匠的姑父说情,跟着干了三年建筑小工,自己觉着“翅膀硬了”,便辞去小工到...
[阅读全文]
2014-05-15 02:20:44
亚明:渐行渐远的院子
中国传统建筑千百年来几乎只传承着一种相似的组合方式——庭院或院落,这种建筑方式尤以北方为甚。纵观中国的传统建筑,无论南北,无论民居或宫殿寺庙,都呈现出一种相似性:间———幢———院子———院落。这种高度一致的群体组合方式便是中国传统建筑所共同遵循的一个标准形式...
[阅读全文]
2014-05-15 02:17:56
乡下住着爹和娘
走在大街上,满眼里看见的净是钱了。 去淑女屋,一件件白色钩花开衫领毛衣和棉布长裙挂在绿色的壁柜上,带来记忆中裙裾飘飘的缥缈梦境,年轻的店主坐在藤椅上,就着原木桌喝茶,遥遥的不知哪里传来女子拨琴弹筝的音韵。好看的衣裙,好听的音韵,就连店主的态度也好到令人心...
[阅读全文]
2014-05-14 03:07:29
刘宏伟:母亲的百雀羚
北方的冬季,冻得人脸上老树皮般麻木干冷。尤其是室外工作,一天冻下来,收工时,整张脸如同跟躯体脱离一般,干裂粗砺。这样的情景,总会让我想起儿时母亲用的百雀羚,还有她那温暖的手掌搓揉脸庞的感觉。 深蓝底子的圆形小盒,盖子中间部分是一圈黄色,上面画着几只雀鸟,...
[阅读全文]
2014-05-14 03:04:25
彭学明:古丈茶歌
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出山村,乡亲们问我哪里去,北京城里看亲人。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上北京,你要问我是哪来的客,湘西古丈种茶人。桑木扁担轻又轻,千里送茶情意深,香茶献给毛主席,都说我是幸福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讲述的是...
[阅读全文]
2014-05-14 03:00:43
鱼缸里的那条鱼,我决定不放生。因为,我看到那条孤零零的鱼虽然很寂寞,却依然很快乐。有人说,你看不到鱼伤心,看不到它流泪,是因为鱼儿在水里。可是,这是一条既寂寞又快乐的鱼呀。所以它不会伤心,也不会流泪的。你看它每天在鱼缸里游来游去,没有谁跟它抢食,没有谁跟它抢主...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