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4-08-08 02:30:35
郭军平:烟雨漓江情
漓江是美的,烟雨中的漓江更美。走出桂林城外,一副水墨山水画扑面而来。啊!那是我心目中熟悉的漓江秀美图。漓江,这块神奇的山水,不知在我的心头荡漾了多少个美丽的日子。哪是在吴冠中的《烟雨漓江图》里,还是在无数个文人画家的笔下。总之,说不清道不明,对漓江的爱慕之情始...
[阅读全文]
2014-08-07 04:08:50
宋树声:夏夜纳凉
盛夏的夜晚,只要不下雨,不管是明月高照还是“月黑头”天,南场园里的人早就积三聚五,有坐马扎的、蒲团的,有铺草苫、蓑衣甚至立马就躺上的,摇着蒲扇或抽着烟,数着星星或哼着小曲、拉着大呱儿,任其一天的疲劳烦躁,来到这里都会一扫而光,这是村上人一年中少有的惬意时刻,也...
[阅读全文]
2014-08-06 04:34:43
人世间,本有不少奇珍异宝、妙趣佳境,虽然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但因于我们的司空见惯、漫不经心或者无暇顾及,总是与之擦肩而过、无缘相逢,既让单调的生活缺少了许多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也使红尘中的和璧隋珠、胜景佳处隐息一隅、独自逍遥。古人所感慨的“只缘身在此山中”,“...
[阅读全文]
2014-08-06 04:33:29
郭军平:冠岩溶洞记
桂林冠岩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天下闻名的神奇瑰丽的溶洞,也有着惊世骇俗的钟乳石奇景。到这里来,也许你对于鬼斧神工,匠心独运非人力能够所为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一个烟雨濛濛的日子,在带着亚热带气候特点的闷热的暑日,我们一行数人来到了被称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学习。...
[阅读全文]
2014-08-06 04:31:36
解永光:拉萨二题
哈达洁白这次到拉萨旅游,住了几天,在自己乡亲招待的酒会上,第一回受到藏族歌手献哈达的接待,这是汉藏人民的深情,不敢妄取这是对建设者的情义自大,但是拉萨人民对建设者的感激和深情,就是献歌献酒献哈达上表达出来,由于柳梧新区的开发建设,藏汉人民的情谊情义发展到新的层...
[阅读全文]
2014-08-05 03:07:23
薛宏金:心灵“雾霾”与阳光心态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紫藤树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藤枝相互缠绕绵延攀附,在公园百米长廊的藤架上编织成天然凉棚,为人们撑起一片浓荫。茂密绿叶藤蔓覆盖下的长廊,显得格外凉爽舒适。长廊两侧的木条凳子上坐满了纳凉的人,或闭目养神,或读书看报,或下棋打牌,或手摇蒲扇戴...
[阅读全文]
2014-08-05 02:27:01
孙树恒:玉米的味道
今年青城的夏天,连续几天的高温,热的跟火炉似的。我坐在吹着空调的办公室里,正吃着粘玉米,细嚼慢咽,充分品尝着粘玉米带来的惬意,满嘴甜滋滋的,很是享受。这时,我看到在老家的朋友高希日莫在微信圈里说,老家天旱的,玉米叶子都卷卷了,并附了一幅照片。 我看了心里...
[阅读全文]
2014-07-31 04:31:46
孙希贵:五月大伊山
柔和的春风掠过大伊山坡那一片碧野,我总会被一种浓浓的山文化气息所感染。满山遍野的青春分不清哪儿是山峰、哪儿是低谷,浅墨色的植被短茸茸的,像大海一样起起伏伏望不到边际,微风吹过,齐刷刷地晃动着绿波。顺着山势,茶树、山花、小草以及竹林、凉亭,甚至连庙宇都一样的高、...
[阅读全文]
2014-07-31 03:00:07
陈莹峰:七七鹊桥总是情
七月七日情人节,也叫少女节、女儿节、乞巧节和七夕情人节,因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少女节”、“女儿节”或“乞巧节”。她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所以被人们称为中国情人节。“迢迢牵牛星,...
[阅读全文]
2014-07-25 02:26:39
崔长平:菊花酒
重阳节前,朋友送我两坛菊花酒,每坛足有十斤。朋友的家乡在淮河以南的大别山区,也就是当年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地理区划上看,这里属于中国的南方,因此“山前二月蚕桑秀,村后三秋鱼米香”的自然景色与田园风光显得格外恬静而清幽。朋友说,在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酿米酒...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