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4-10-09 02:15:53
解永光:采石成屏
题目里的采字,是动词,采集、收集意思;成屏,成是制成,屏指屏画。白话就是说,采集的几块山石,拼贴成一幅屏画了。不是新近拼制,而是拼成有年了,这是近期所理旧物的一件,这件旧物是一件自制的山石屏画。国庆节前家人打扫卫生,床单床罩一新,窗帘新洗过以后,陋室生辉;这天...
[阅读全文]
2014-10-08 02:04:36
郭军平:城市的灵魂
我们每个人都爱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毕竟陌生的城市犹如自己饮食中没有吃过的大餐一样,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在强烈地吸引着我们。然而,在每到一所城市后,我们常常总听到这样的言论:没意思,到处都一样。除了楼高,车多,人多外,再也没有什么新鲜感。诚然,每一座城市都在日新月异...
[阅读全文]
2014-10-08 02:03:34
崔长平:茶味·禅味
佛门有语:“禅茶一味,凡圣一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茶性与禅性相通,茶味与禅味相合,茶意包蕴禅意,茶理体现禅理。禅宗认为,世人皆有佛性,禅悟求诸己身。一念迷,即凡夫俗子;一念悟,即圣哲先贤。凡圣平等,物我齐一。说到底,凡俗与圣贤在于自心、在于一念、在于一体、在于...
[阅读全文]
2014-09-30 02:00:07
郭军平:文学大家――张贤亮
张贤亮因文学得祸,也因文学得福。曾经,张贤亮因《大风歌》而被打为右派,含羞忍辱二十年。文艺解冻之后,张贤亮井喷式发表大作,《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般是女人》等点亮文坛圣火,名噪一时,赢得众多文学粉丝。张贤亮之所以在文坛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于张贤亮作品首...
[阅读全文]
2014-09-29 02:17:35
陈莹峰:六十五载中国梦 一路高歌正能量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你们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多少年前,黄帝、炎帝壮大中华,汇成了一条东方巨龙华夏;秦始皇统一中国,修筑长城,让我们的国家无愧地立于东方;成吉思汗壮大中国,横...
[阅读全文]
2014-09-29 02:09:28
陈兵浪:吉安最耐读的是那些山
一近日,在《人民日报》拜读了王剑冰先生的大作《吉安读水》,心灵为之一颤,真不愧为当代散文名家,一篇千余字的美文,仅是一个“水”字,就把吉安写活了!作者匠心独运,给了长期生活在山区,且一直以山为骄傲的吉安人新颖的视角和跳跃的思维。读后,如饮甘醇,激动不已。作为一...
[阅读全文]
2014-09-26 03:13:01
郭子久:盘门走笔
俗话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江南,就该去去苏杭。这是我苏州之行的原始动力,因为杭州去过多次,那赛江南的美,令我流连忘返。而苏州,只是在书本上读到过,在电视里见到过,在网络上看到过,而亲身的体验却未曾变为现实,这便成为了我心中的遗憾。倒是这次出差,恰有时间,...
[阅读全文]
2014-09-26 03:11:43
谢晓衡:身边的快乐
为了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我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既然是棘手的事情,未必就有好心情了。是的,我的心情很糟糕,很烦闷。再加上遇到阴雨绵绵的季节,这种忧郁的心情更是可想而知了。 来了好些天,事情依然像紧结的疙瘩,并未有解决的迹象。待在这间临街的五楼上的屋子里...
[阅读全文]
2014-09-25 02:03:55
沙国顺:站在郑韩古城墙上
清晨的阳光努力地从十几天的阴雨中挣扎着,一片片、一条条、一缕缕争相挤出头来,大地也顿时鲜亮起来,尽管湿汽不尽散去,阴冷还占据着一隅,但心情总归是好起来了。沿着新郑市东郊的郑风苑景区散步,向西望去,高耸的古城墙又一次引入我的眼帘,多次的相遇,多次的遗憾,为什么不...
[阅读全文]
2014-09-24 02:00:54
孙守名:像棵树一样地活着
多年前,由于受到了生活的沉重打击,我带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躲进了老家一椽破旧的老屋内。阴霾笼罩在村庄的上空,白天我关起房门,独自阅读康德、罗曼·罗兰和蒲松龄;到了傍晚,就顺着狭长的小胡同,走向村北的荒凉的山丘。我盼望太阳从缺了一角的院墙上悄然钻出,更期望如洗的...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