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7-10-18 09:26:38
刘国林:细鳞鱼
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在《江上渔者》诗中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诗中道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也道出了此人爱吃鲈鱼的情景。地处祖国北疆的黑龙江盛产细鳞鱼,为鲈鱼的一种,满语称箬漠藓。《钦定热河志》曾记载:“箬漠藓,塞外诸溪间中皆有之,状...
[阅读全文]
2017-10-17 08:43:32
崔玉松:我想在黑尔盖一所房子
到黑尔不容易——师宗大山里的一个壮族村寨,三地交界,从县城出来,蜿蜒绵长的公路一直要拖拽着我们的车跑两个多小时。可是,从黑尔回来更不容易,那里山水秀美,清澈明亮,全是我童年时候的模样。我想,我已陶醉在这静美的地方,我想,我是真的不愿回来了。我想在黑尔盖一所房子...
[阅读全文]
2017-10-17 08:42:02
金罂粟:夕阳下,那片金黄
一在秋日的夕阳下,晚风带些许凉意,轻轻的吹过山岗,吹过丛林,以至吹到人们心上,就若那片片零落的秋叶,摇曳着无际思绪,直到落入那片金黄。这是一片不大的银杏林。春来,它那蕴藏了一冬的生机便会顷刻化作勃勃新芽,破枝而出,是那样的娇嫩,娇嫩的让人爱恋,又是那样的坚韧,...
[阅读全文]
2017-10-17 08:35:44
沈大力:高更梦想的天堂
高更的祖母弗洛拉·特里斯丹是19世纪上半叶美貌惊艳巴黎的奇女子。她出身南美秘鲁贵族,1838年发表《贱民游记》,为社会底层的穷苦大众激情吁天。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巴黎国家图书馆查阅关于这位杰出女性的最早记载,得悉她是画家保罗·高更的祖母,还曾为争夺对后代的抚养权枪...
[阅读全文]
2017-10-16 12:23:05
王书桂:阅读与收获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话题被许多名家说过了,那是他们个人的感受,如果你喜欢阅读,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它一定是那样与众不同……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可登高望远。阅读是福,读一本好书,会给人带来好运。一个人有没有品味,有没有智慧,要看会不会...
[阅读全文]
2017-10-16 12:21:06
黄宏宣:关于金鱼的联想
在我国古代,有几位特别有趣的皇帝,他们无心治理朝廷,更无心关注百姓的生活冷暖,却专心于自己的爱好,最终成为一代大师,如宋朝的赵构皇帝喜欢金鱼、唐朝的李煜皇帝喜欢诗词、明朝的朱孝天皇帝喜欢木艺……宋朝的时候,赵构皇帝就在杭州大兴土木,营造行官达四十多处,并派人四...
[阅读全文]
2017-10-16 12:13:33
丁竹鸣:母爱三题
一,我的那只蝈蝈蝈蝈在我们地方是一种近乎绝迹的昆虫。我还记得我的那只蝈蝈,绿须长翎,双目圆鼓,六腿张扬,有种京剧武生的威风。在孩子们眼里,它可是个亲昵好玩的小东西。它能留给我们一点什么样的思考,恐怕会令人瞠目结舌。我之认识蝈蝈比读书早多了。记忆里的蝈蝈,总是和...
[阅读全文]
2017-10-16 12:10:58
加依达尔·努尔赛提:我是牧民的儿子
从我左晃右摆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到我的衣服逐渐变短;从我父母高大的身影逐渐变小,再到如今的我踏入大学校园……那些儿时无尽的回忆至今仍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自从上学以后,我已经离开了曾经的牧民家庭中的草原生活,来到了舒适、平静的校园,接受知识的洗礼。话说一个人的病...
[阅读全文]
2017-10-13 08:21:38
刘国林:聪明的狐狸
很少会有人喜欢狐狸。因为它在人们的眼中通常是心狠、狡猾、令人憎恶的动物,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是非常聪明、机灵的动物。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北大荒的草甸子里度过的,经常和狐狸打交道,亲眼目睹了狐狸的机敏和智慧。进入秋季,狐狸就开始不满足于捕捉野生动物了,因为它也和所有动...
[阅读全文]
2017-10-12 02:35:29
周静华:走进司马庄
在冀中平原的腹地,古老的运河岸边有一个地方,那里远离都市,那里没有嘈杂,那里没有污染。在那里,你可以抛弃一切不开心的事情,好好享受。那个地方就是——司马庄。一丁酉年秋,在家军的带领下,我和健兄、磊哥踏上了司马庄之旅。司马庄,这个冀中平原腹地的小村子,我来过已不...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