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11-12 03:06:06 “七零以后”:凝聚批评新力量
    如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渴望松绑?  一谈起“全媒时代”,不少从事文学写作的人立刻绷紧神经,其消费娱乐性以及强大的市场效应,令不少人发出“文学边缘化”的感叹声,这对于进行文学批评的人更是如此。在日前由上海市作协、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南方文坛》杂志联合主办,《文艺报...   [阅读全文]
    2010-11-09 05:05:22 时东兵:诗歌,给你一双慧眼
       [阅读全文]
    2010-11-08 04:36:31 潺潺流水浮出生命的坚冰
       [阅读全文]
    2010-11-08 08:57:46 王向峰:文学精品的内涵
    <!--正文内容begin-->  人类的历史对于文学有如大浪淘沙,对于随时产生的文学作品,不断地冲洗,不断地淘汰,以至百不余一。能为时人广泛阅读并传递下去的作品,这些大多为文学精品。因此可以说,文学精品就是在历史淘洗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极富于文学独创性并显现人与社会丰富复杂...   [阅读全文]
    2010-11-05 06:53:14 黄池春田:浅议现代诗歌的可背诵性
    之所以要谈现代诗歌的可背诵性,是想和古典诗歌做一个肤浅的对比,试图找出现代诗歌流传中可能存在的某种不足或者是弊病。一首诗歌的流传,我觉得她的可背诵性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文字没有出现以前,诗歌或者是历史只能以语言的形式口口相传,可背诵性是...   [阅读全文]
    2010-11-01 04:12:42 诗与思:雪丰谷诗歌的审美指归
     南京诗人雪丰谷的名字,容易让人想起“丰年好大雪”,想起“大雪满弓刀”,抑或干脆想起“五谷丰登”之类。自然,“雪丰谷”,这是一个笔名。雪丰谷本名王永福,一个实实在在而又吉祥满目的名字;他曾经的笔名“江月”未能长久,原因之一即是该笔名流于秀气、文雅、纤柔,不似“...   [阅读全文]
    2010-10-28 08:03:52 徐淳刚:翻译的发生应在诗歌的内部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意义之音;复译;中国新诗    TranslationShouldbeMadewithinthePoetry  ——InterviewingtheTranslatorXuChungangofSelectedPoemsofRobertFrost    JiaoPengshuai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andCulturesSichuanUniversity,Sichu...   [阅读全文]
    2010-10-25 02:35:14 唐成茂:深圳诗人延续汉语诗歌辉煌之旅
    <!--正文内容begin-->  深圳诗歌曾经“安乐地死去”。一些诗人走向世俗,走向物化的坚冰。深圳需要文化的良心和精神走向。  但是在大工业化冲击语境下,深圳诗人最终没有退出“江湖”,最终能为诗歌“守节”,深圳诗歌“反季节”地“绝地”开放并且无比灿烂。  在能够创作史...   [阅读全文]
    2010-10-22 03:19:07 谭佳玮:新写实小说的缘起、变化及意义分析
    <!--正文内容begin-->  (一)新写实小说的缘起  “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它对应于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会的“人”的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   [阅读全文]
    2010-10-18 02:13:57 王小梅:一个农民作家的诗意栖居
    <!--正文内容begin-->  镇远县江古乡的肖春良,被外界的公共话语称为“农民作家”。既是农民,生长在乡村,本来是和农耕生活紧密相连的人,文人写作、爬格子的活路似乎与他是遥远的。  肖春良的身份应该是他自己认定的,或者是熟悉他的社区认定的。其实,肖春良就是他自己,一...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