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1-04-15 01:51:27 谭旭东:文学批评须用正确的方法
    <!--正文内容begin-->  现在的文学批评问题多多,作家不买账,批评家自己也很困惑很苦恼,希望校正一下自身在读者中的印象。应该说,文学批评之所以出现这种写作与接受的困境,与整个文化环境及创作态势有关,也与批评家本身的素养与操守有关。批评的文风不正,说到底就是批评家...   [阅读全文]
    2011-04-13 03:37:19 魏纯明:《论语》心得
    <!--正文内容begin-->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阅读全文]
    2011-04-11 02:41:28 重点推荐:八十年代、话语场域与叙事的转换
    一对于当代文学说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味了一个重新启动。打开思想的闸门,激情与启蒙,此起彼伏的文学运动,纷至沓来的名词术语,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学段落迫不及待地跃出地平线。二十多年过去之后,这个文学段落业已成为一个奇特的遗迹载入文学史教科书。然而,这一段时间的许多...   [阅读全文]
    2011-04-11 02:37:06 龚政文:重焕文艺的理想之光
      一  谁也不会否认,当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处于空前活跃或者说繁荣的状态;但谁也都感觉得到,文艺的现状并不令人完全满意。在数量的急剧膨胀、市场的热气腾腾背后,是普遍的降格以求和过目即忘,是大家隐遁,经典难寻。这已经成为我们的软肋和隐痛。原因众说纷纭,我以为,一个...   [阅读全文]
    2011-04-02 01:45:57 过度学术化的批评本质上是放弃文学
       [阅读全文]
    2011-03-28 04:04:38 李云雷:我们能否理解卡扎菲?
       [阅读全文]
    2011-03-23 05:00:15 任晓雯:文学消亡?一个青年写作者的立场
    <!--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H1>  每天清晨,我推开窗,苏州河从窗底流过。阴天里,它如一匹亚光重绉,时而烟灰,时而墨绿;多云时分,云影流离,倏落于河沿,骤停于桥头;到了大晴天,金色光点被风吹洒,在河面一行行移动。  这条河看起来,每天都是崭新的。...   [阅读全文]
    2011-03-16 06:00:14 唐李:再谈陶渊明的生存诗意
    </H1><!--正文内容begin-->  陶渊明甘愿成为地垄里的农人,并在其中体道,笔者曾臆想这种体验:生存没有底限,最强的迫压萌生最强的嬉戏。这就是信念或说价值的持守,在人成就特别的人的过程中的机括。  但在世人眼里,农人就是农人。至于他心里想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或心思...   [阅读全文]
    2011-03-10 04:03:09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正文内容begin-->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文学批评的诟病颇多,其中的原因固然复杂,但批评文风的恶劣,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问题。批评文风的恶劣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无原则的捧派批评,二是居高临下的骂派批评,这两种批评尽管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但在实质上却有着惊人的...   [阅读全文]
    2011-03-08 04:02:59 张柠:文风是一个人的精神徽章
    <!--判断阅读权限--><!--判断是否已经扣点-->  关于文风问题的讨论,最终目的是促进文风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而不是让文风变成一种模式,变得众口一词、人云亦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报纸上一窝蜂地讨论文风问题,却很少看到真正具有风格的文章。对于作家而言,文风就是个人的精神徽...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