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1-10-14 08:18:16 王凯:沈从文和他的弟子王林
       [阅读全文]
    2011-10-12 05:18:03 杨志鹏:他以最笨的方法抵达人生的完善
       [阅读全文]
    2011-10-08 03:13:28 “穿越小说”: 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
       [阅读全文]
    2011-10-04 04:01:44 孙郁:鲁迅拓展了语言表达的潜能
    <!--正文内容begin-->  郁达夫生前对鲁迅的评价意味深长,以为在文字上是有奇气的。鲁迅的思想,都是在与敌对的力量对比和抗衡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有趣的是他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布道,而是一直用形象的语言为之,显得很特别。我们注意到,在他和学者们争论理论问题...   [阅读全文]
    2011-09-28 03:09:31 魏微的小说创作:一个时代的早熟者
    <!--正文内容begin-->  阅读魏微是一个审视自我成长的过程,在魏微笔下,所有的人物、场景、情感和思绪都带着过去时的伤感,轻轻拨动着一代人不再敏感的心弦,这根如游丝般牵扯着逝去传统与情感的弦,一直紧绷着,直到在魏微的文字中,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叹息又在恍惚的忧伤中...   [阅读全文]
    2011-09-26 03:25:49 李天石:读《工人》有感
    <!--正文内容begin-->  拿到《工人》以后,一夜没睡,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除了为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所感动,还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之后的很多天里,脑子里一直浮现着书中的那些人物、场景和故事。于是又陆续买了十多本书送给朋友。我之所以如此欣赏...   [阅读全文]
    2011-09-23 05:02:09 黄桂元:魅力源于“难度”
       [阅读全文]
    2011-09-18 04:21:59 陈国恩:“鲁迅”的意义及当下价值
      “鲁迅”的意义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五四”时期,人们大多看重鲁迅作品的反封建性质,肯定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到二三十年代之交,站在左翼的立场上,鲁迅对国民灵魂的解剖、对民众愚昧揭露的态度,就不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了。中国革命呼唤农民英雄登上历史舞台,作家...   [阅读全文]
    2011-09-15 03:01:10 麦岸:1980年代生人的诗歌写作概貌
    </H1>  一</H1>  现代社会,我们无论置身何处,周围都是人山人海和信息的海洋,即使在家中,信息也会幽灵一般出现在门把手上、电视里、电脑中,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大幅超越往昔,人们的愈发强烈的身份焦虑与亟须认同的文化价值感,伴随信息的爆炸与冗余,变...   [阅读全文]
    2011-09-13 04:01:28 宋强:刘上洋的“官员写作”与“大散文”
    <!--正文内容begin-->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几乎都是官员。受20世纪80年代文学热潮的影响,在那时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批官员都曾是热烈的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与传统的文人观念融合在一起,造成了当下中国官员写作的独特风景。但遗憾的是,由于政务繁忙,很多...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