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1-10-14 08:18:16
王凯:沈从文和他的弟子王林
[阅读全文]
2011-10-12 05:18:03
杨志鹏:他以最笨的方法抵达人生的完善
[阅读全文]
2011-10-08 03:13:28
“穿越小说”: 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
[阅读全文]
2011-10-04 04:01:44
孙郁:鲁迅拓展了语言表达的潜能
<!--正文内容begin--> 郁达夫生前对鲁迅的评价意味深长,以为在文字上是有奇气的。鲁迅的思想,都是在与敌对的力量对比和抗衡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有趣的是他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布道,而是一直用形象的语言为之,显得很特别。我们注意到,在他和学者们争论理论问题...
[阅读全文]
2011-09-28 03:09:31
魏微的小说创作:一个时代的早熟者
<!--正文内容begin--> 阅读魏微是一个审视自我成长的过程,在魏微笔下,所有的人物、场景、情感和思绪都带着过去时的伤感,轻轻拨动着一代人不再敏感的心弦,这根如游丝般牵扯着逝去传统与情感的弦,一直紧绷着,直到在魏微的文字中,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叹息又在恍惚的忧伤中...
[阅读全文]
2011-09-26 03:25:49
李天石:读《工人》有感
<!--正文内容begin--> 拿到《工人》以后,一夜没睡,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除了为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所感动,还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之后的很多天里,脑子里一直浮现着书中的那些人物、场景和故事。于是又陆续买了十多本书送给朋友。我之所以如此欣赏...
[阅读全文]
2011-09-23 05:02:09
黄桂元:魅力源于“难度”
[阅读全文]
2011-09-18 04:21:59
陈国恩:“鲁迅”的意义及当下价值
“鲁迅”的意义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五四”时期,人们大多看重鲁迅作品的反封建性质,肯定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到二三十年代之交,站在左翼的立场上,鲁迅对国民灵魂的解剖、对民众愚昧揭露的态度,就不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了。中国革命呼唤农民英雄登上历史舞台,作家...
[阅读全文]
2011-09-15 03:01:10
麦岸:1980年代生人的诗歌写作概貌
</H1> 一</H1> 现代社会,我们无论置身何处,周围都是人山人海和信息的海洋,即使在家中,信息也会幽灵一般出现在门把手上、电视里、电脑中,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大幅超越往昔,人们的愈发强烈的身份焦虑与亟须认同的文化价值感,伴随信息的爆炸与冗余,变...
[阅读全文]
2011-09-13 04:01:28
宋强:刘上洋的“官员写作”与“大散文”
<!--正文内容begin-->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几乎都是官员。受20世纪80年代文学热潮的影响,在那时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批官员都曾是热烈的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与传统的文人观念融合在一起,造成了当下中国官员写作的独特风景。但遗憾的是,由于政务繁忙,很多...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