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4-01-12 09:54:17
张陵:一个人与一座城
以武汉历史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应该不少,但像作家姜燕鸣那样,一直坚持写武汉故事,写武汉人的文字恐怕并不多见。这些年来,她把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都投入到对武汉的书写中,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小说作品。的确,她近年的几部长篇《汉口的风花雪月》《汉口之春》《倾城》《大...
[阅读全文]
2024-01-09 09:33:18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一年半的时间,写出十九万字的《鲁迅评传》,可谓苦甘参半。苦的是要在浩如烟海的鲁迅研究领域找到新的立足点,甘的是再三地阅读鲁迅著作与数百本鲁研作品、并在阅读思考中总能有所发现。与鲁迅结缘,还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先是单行本,后辗转地得以买到人民文学出...
[阅读全文]
2024-01-08 10:14:55
杨辉: 星空·河山
癸卯夏七月,暂居怀柔山中,时逢雨季,常见山风浩荡、众鸟高飞,黑云压城,经日不散。待雨收风住,碧空如洗时,登高望远,可见怀柔水库波光粼粼,群山层峦叠嶂,其上云卷云舒,变态万千,莫辨涯涘,叫人胸怀大畅。每日里做完额定工作,便去读书。时作时辍,出入无定,然书中人物和...
[阅读全文]
2024-01-02 11:16:38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景观”是一个活跃在地理学、建筑学、美学及设计学、文学与艺术学、传播及媒介学、文化与社会学等学科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名词,不同学科基于其特定应用领域也有对于景观概念的不同定义。“景观”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的审美设计和审美观察,是人类专属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对象客体,也是人...
[阅读全文]
2023-12-26 09:45:09
沙克:叶延滨人本文本论
当我对百年中国新诗进行比较系统的一番思考时,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诗歌观、价值观、写作观和方法论,把这一百年的诗歌历史分为五个阶段:泛自由主义的民国时期,1949年至1976年一元化的国家主义时期,1977年至1989年的多元化转型时期,1990年至1999年的消隐沉淀时期,2000年以来的网...
[阅读全文]
2023-12-19 08:33:47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推动文艺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
[阅读全文]
2023-12-14 09:28:31
徐兆正:消弭文学与生活的古老敌意
胡少卿诗集《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带有浓郁的自叙风格。以五年为界分出四卷,计:1998-2003庞大固埃、2004-2009恨铁成钢、2010-2014明神、2015-2019坐一个敬亭山和我,将时间连贯起来,就是作者在北京生活20余年的一个缩影。通过言说“我”,胡少卿像大多数诗人一样开始了自己的...
[阅读全文]
2023-12-11 10:24:46
宫宝荣:莫里哀喜剧何以能够“旧曲新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经典喜剧被引入中国。除莎士比亚外,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剧作也逐渐被搬上了中国的戏剧舞台。如《太太学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4)、《司卡班的诡计》(福建京剧院,2015)、《女才子》(法国马赛克里耶剧院,2018)、《无病呻吟》(法国南锡国...
[阅读全文]
2023-12-04 09:03:06
现代民族国家视域中的民间文学建构与嬗变
民间文学在民众中产生与传承,她具有区别于作家文学的独特文学性与审美性。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文学发展、研究与新的民族国家话语建设紧密相连。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新”发展(1949—1966)民间文学进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话语不仅影响着民间文学的研究,它本身亦成为其研究...
[阅读全文]
2023-11-29 08:25:16
刘芳坤:“后青春期”的中国抒情
无论用“80后小说”指代一个群落的写作是否已经略显得过时,他们的小说创作显然已经突破了“生物世代”的标签。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虽然还谈不上“去现实物质与自然之樊”,然而仅就“在现实物质与自然之樊”中,能够“就其本有心灵之域”,这样一批已到而立之年的作家的创作成绩算...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