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2-05-29 04:05:24
肖云儒:《讲话》的创造精神长青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延安文艺”作为一种文艺现象,一般特指从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春中共中央离开陕北这15年中,以延安为中心、包括陕甘宁边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在内的革命文学艺术。 今年5月是毛泽...
[阅读全文]
2012-05-28 05:15:46
欧阳江河:格非《隐身衣》里的对位法则
《隐身衣》出版前,自己就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格非曾对媒体表示,新作“以身边的几个古典音乐发烧友为原型,带有些许哥特风格”,他想反映这些人与当代社会的距离感。 故事也是这样开始的。作为资深音乐发烧友的主人公,以给高端客户定制高级音响设备为生。一天,他接到了一...
[阅读全文]
2012-05-25 03:12:37
陈辽:《老人与树》的三个境界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能够经得起反复咀嚼、品味优秀的短篇小说了。这个短篇就是孙家正同志的《老人与树》(载《人民政协报》2011年7月11日第10版)。 《老人与树》写的是什么呢?它写一个老人因发烧住院,医院的医生给他挂水。起初...
[阅读全文]
2012-05-22 02:16:28
徐坤:绘本时代的阅读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儿童画看似简单却最难画,对线条和神韵的要求都很高。没有深厚的功底,练不了这活计。 与浓墨重彩的色彩比起来,我更喜欢简洁流畅的线条。人生,在线条之中,几笔就完成了,根本不用一遍一遍重复涂啊涂的。这都是那个时代...
[阅读全文]
2012-05-21 02:09:39
许彤:“反诗人”VS。“反诗歌”
</H3><!--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去年12月1日,拉丁美洲“反诗歌”开山宗主、智利诗人尼卡诺尔·帕拉(NicanorParra,1914-)荣膺2011年塞万提斯文学奖。4月23日,诗人的孙子乌加特代表祖父在马德里领取了奖项。诗人鲐背之年享此殊荣,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
[阅读全文]
2012-05-17 03:01:18
朵渔阅读印象
[阅读全文]
2012-05-15 03:08:58
王觅:网络作家创作现状三问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我国现在有着数量相当可观的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不同的是,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在网上为读者所熟悉,而人们往往对作者本身并不了解。网络作家的创作现状是怎样的?探讨以下三个问题,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些答案。 身体状...
[阅读全文]
2012-05-14 02:06:03
杨耘:给信仰以坚实的支撑
[阅读全文]
2012-05-11 03:19:37
王春林:手的十种语言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手的十种语言》是墨白新近创作的一部具有强烈实验色彩的先锋小说。熟悉墨白小说的读者都知道,他的小说故事差不多全部发生在颍河镇。只不过这一次,墨白所借用的是一种侦探小说的外壳。叙述者“我”名为方立言,是锦城市公安...
[阅读全文]
2012-05-09 04:00:22
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整合与建构
任东华的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认真调查研究、整理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对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机制、过程、影响和作品进行了系统地深度研究,取得了相对重要的成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该著作不仅在这一课题本身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而且对当代文...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