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会员作品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12-06-21 08:38:34
屠岸:诗友曾卓十年祭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诗人曾卓离开我们已经十周年了。但他的诗,他的人格,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他曾被称为“中国诗坛的良知”。他当之无愧! 曾卓生于1922年,比我大一岁,我称他“大哥”。他原籍黄陂,生于武汉。16岁入党。新中国成立后,任...
[阅读全文]
2012-06-18 04:01:55
冯源:对历史图景的再现与考量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马识途先生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著作等身、声誉极高、备受敬佩的著名作家。他为人们呈奉出了一部“我在30年前一段心路历程的忠实记录,而且也可以说是记录了当时许多老同志的心路历程”——《党校笔记》。 任何一个以出版物...
[阅读全文]
2012-06-15 02:09:55
袁跃兴:诗歌写作,请慢下来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作品《慢》中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今天的诗歌和诗人,恐怕也在失掉“慢”的乐趣。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下,当代诗坛出现...
[阅读全文]
2012-06-13 04:09:22
李辉:人性维度之美
[阅读全文]
2012-06-13 04:06:22
无为:质疑《白鹿原》
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其所达到的文学和艺术高度是公认的,我也非常欣赏这部作品。近日我通读了原著,在高度赞赏的同时,也产生了如下疑惑和不同看法,现在写出来供文学大家和同行们参考和批评。要说明的是,我写这篇小文章之前,并没有看过其它任何有关这部作品的...
[阅读全文]
2012-06-12 03:03:23
来颖燕:当下的时光旅人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时光的旅人》以一种创新的小说形式,带我们走近西方历史上颇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音乐家、画家等等“旅人”的生平和思想,在感悟他们永生的精神生命的同时,思索人生存在之境的本质。整部作品时间跨度大,幽默含蓄,又内蕴深...
[阅读全文]
2012-06-11 02:09:24
李建军:我们需要“纯批评”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无论在哪个时代,文学批评都不是一种轻松容易的事业,而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批评的生成和发展,则尤为艰难。因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乐道人善的人情文化,而文学批评则属于超越人情纠缠和利害考量的求真型文化,所以,对许多...
[阅读全文]
2012-06-08 02:23:48
聂梦:更远一点的童话
<!--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带入新的喷薄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文学活动通常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个人化、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作品鲜活灵动、热闹非凡,与上世纪80年代具有使命感意识的写作(如曹文轩、秦文君、班马、沈石溪...
[阅读全文]
2012-06-04 05:05:49
高淳海:简单而真实的沈从文
新婚不久的沈从文告别了妻子,一个人乘船回家乡。出于对母亲病情的担忧,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三三的想念之情,沈从文迫不得已才夜间行船。现在的沈从文只希望故乡的守护神凤凰可以舞动她那舒展的翅膀,为行船带来一阵阵风儿,使他早日到达家,到达那温馨的港湾。 我合上书,闭...
[阅读全文]
2012-06-01 09:34:46
汪金友:古诗中的快乐儿童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近日读到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儿童诗,题为《小儿垂钓》。诗云:“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个“蓬头稚子”,斜身在野草中钓鱼。路人向他招手问路,他却怕惊动了鱼儿而不敢回应...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李壮:诗人胡适的“愤怒”与“无聊”...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沈苇:大漠里,一个人的盛宴...
姜虎成:写作也是一种养生...
陈玉福: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王永:“景观”中的时代意识...
李直:“反叙述”时代如何叙事——长...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